晁静
鹤壁市鹿鸣小学 458030
摘要: 随着我国教育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以及子女的教育水平文化程度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教育,应该从源头出发,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这些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无数的文明艺术供后人学习、传承。在新时代的教育标准下,爱国主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不是陌生的词,而小学生也是处于教育的初步阶段的学生,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要将爱国主义渗透到学生的思维动态中,让其知道祖国的来之不易以及伟大作为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主义,让学生能够树立爱国意识,知道自己与祖国有着不可分离的纽带,因此会更加努力学习奋斗。本文着重探讨在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关键词: 新时代 小学语文 爱国主义主义 培养措施
目前的状况下,我们的祖国刚刚进行了与新冠疫情的战役,病毒很强大,但是我们的国家与人民更强大!在疫情面前,我们的祖国展现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全国各地都在进行疫情防控。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意识到祖国的强大。从当下我国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爱国主义主义培养的情况来看,目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为学生的思想培育存在随机性,教师的教学任务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爱国主义主义的培养。爱国主义主义,对学生来说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学习的目的,让学生能够树立目标和自信心,从小就能体会到对国家的感恩之心,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驱使学生去更好的努力学习。以国家发展为己任,成为祖国新一代接班人,势必要对国家做出贡献,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主义至关重要。
一、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
1.要对自己的家庭充满感恩之心
对于个人来说,家庭是最小的组织,从出生那一刻起,家庭就富含了众多的含义。作为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需要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孩子在学生阶段,从小到大,被赋予的是一种尊老爱幼的身份。通过对家人和家庭的关心,能够在侧面表明学生对家庭是否充满感恩,是否能够承担自己对家庭的责任。学生在高中时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教师学校相处,因此,作为高中生,需要懂得对家庭充满感恩的道理。而当下的家庭情况,常常会因为学生的学习压力大,父母过度重视学习,而造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隔阂,父母希望孩子能考一个好成绩,这本无错,但迫切学生能够达到目标,这对学生来说无形增加了压力。学生可能只顾着一边学习,一边疏远父母,这是当下存在的普遍问题。父母与学生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就会产生很大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让学生理解家庭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需要告知父母,在家中也要积极配合教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主义,因为小学生的国家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仍然比较不够清晰,。从侧面来让学生理解到家庭是学生坚实的后盾,而不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家庭中,学生能够培养出关爱他人的意识,逐渐的也会对家庭充满感恩。班主任不仅仅需要对学生做思想工作,也需要从学生的家庭中找出问题所在,进一步让学生能够对家庭充满感恩之心,自然而然能够为学生培养爱国主义奠定基础。
2.对国家充满热爱之情
祖国开辟出了一条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为小学生,从小就应该热爱国家,以国为荣,并树立爱国意识。目前的形势下,疫情防控战役,体现了国家的大国姿态,展现了在困难面前的中国速度,这也为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学生树立爱国的信仰,并落实作为学生的原则,以身作则,长大后对国家做出贡献,更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二、语文教师渗透爱国主义的措施
1.在课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在小学语文的讲授课堂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让学生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人民层面都要去深刻认识。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浅层次含义并不难,教师也要牢记含义,并传授给学生。教材上的《望天门上》、《望洞庭》、《早发白帝城》体现了我国的美丽景色,三首诗中所说的地方分别是安徽省芜湖市北郊长江畔、湖南省岳阳市的洞庭湖、三峡著名游览景点。《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语言刻画了意境美,展现了森林的美,让人身临其境。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进行爱国主义的传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观看祖国的美丽景色,展现祖国的壮观山河,充分理解到祖国的伟大,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会让学生去努力奋斗,让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牢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能够对国家和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
2.通过课下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
在小学学习阶段,学生除了要在课上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学校也应该开设一些能够让学生培养爱国主义的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爱国主义对学生的重要性。在学校,每周的时间里,至少抽出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去看书,查阅资料,班级中可以建设一个图书角,班主任放置一些优秀的书籍供学生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充分讨论,分组讨论,体会历史长河中那些文人墨士所充满的家国主义,让学生深刻理解,并且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目标,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课下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
3.通过了解传统文化培养爱国主义
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数不清的文化墨宝供后人传承,学习。对小学生来说,这些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培养出爱国主义。班主任通过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资料,以及在备课过程中,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深层次理解传统文化,祖国今天的成就,永远离不开那些奋斗在前线的战士以及领导。是他们的智慧和爱国精神,造就了今天的美好祖国。小学生生应该充分理解到这一点,并且以身作则,充分调动自身的学习动力,学习传统文化,更好的热爱家庭,热爱祖国,在以后的生活中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语:
在当下的小学教学中,教师被赋予的责任更大。不仅需要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稳定提升,也需要从学习的根本上,让学生理解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培养出爱国主义,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永远记得家庭,记得祖国。学生们心中有这些信仰,能够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走的更远,心中有爱国主义,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真正实现国家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师作东.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20(17):119.
[2]梁简亮.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20(08):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