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传芳
贵州省遵义市老城小学
【摘要】语文是小学生较难理解的学科,完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适当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进行课堂互动,通过提出问题的形式检验教学成果和学生的接受程度。高质量的问题能让学生参与到课程中,完成课程目标,还能让学生从回答中获得成就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从而带动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防止学生走神,让学生充分思考教学问题,引导他们进行文学和阅读知识的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教学
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教育秉持与时俱进的教学原则,创新教育理念。传统的教育理念以及落后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实际教育的需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理论知识,而且需要突出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能力,在课堂上以小学生为主体,不断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进行教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与学生进行相应的交流和互动,引发小学生积极地思考,激发小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中来,真正意义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构成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课堂提问的有效开展。尽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承担的是提问者的角色,但也需要同学生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从而建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关系,这样才能保证课堂提问的有效开展。在提问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自身同学生之间仅仅存在认知上的差异,其他方面不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也需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理解和地位。如果学生在课堂提问过程中出现了回答错误的情况,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的不足。而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出现了错误,也需要积极承认错误,这样一方面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差距,同时还能使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忽视是影响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之后,教师需要给学生一定的回应,回答正确的学生需要给予表扬,而回答不正确的学生则需要给予鼓励,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注重目的性
采取提问教学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状态,确定教学重难点。在优化课堂提问设计的过程中,对问题内容精心设计,注重目的性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提问能够应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环节,其主要目的不同,教师所设计的提问内容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异。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提问的目的主要是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应当注意到这一目的性要求,尽量设置悬念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在课堂知识讲解过程中,具體的问题则主要是增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使问题更加贴近知识本身。在课堂小结过程中,教师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系统性复习,了解本节课所学习的重点知识,问题设计应具备较高的引导性和启发性。结合以上教学过程的差异,具体的提问设计对教师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教师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提问应用的具体教学环节,采取差异化的设计方式。
三、在课堂提问时,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重点和难点
课堂提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充分的锻炼自己的思考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要有目的的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以及重点。在传统的教学课堂上,教师所采取的手段都是让学生根据教学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重点以及学习难点没有很清楚的认识。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没有侧重点,这样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所以教师在课堂问题设置时,要突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这样子学生才能真正的在课堂学习中,实现最终的学习目的。
四、尊重学生的差异,使学生朝个性化发展
在一个班级中,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性格,他们从小生活的环境不一样,接受的教育方式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所以每一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模式,这也导致每一班级成绩上都会有不同级别。教师通过不同阶层的学生对他们一一提问,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有利于学生全面性的发展。比如教师可以对针对成绩班级进行分组。成绩好的鼓励他们朝更深一点的层面去剖析和研究,对于成绩差的更应该注重课本上的知識。这样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很快地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然后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老师也可以根据每个学生的能力来进行指导和鼓励。此外,教师也应不断地吸收新的教育理念,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五、充分运用文中留白延伸提问
在文学的创作手法中,留白这一创作手法应用比较普遍。通过文章的留白形式,能够促使故事的悬念得到强化,还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促使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得到提升,教师应当将留白部分高效运用起来,认真开展拓展性问题的设计活动,这样能够对小学生的想象力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有助于小学生文学创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关于课文的留白部分方面,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自身的想象情节作出讲述,还可以将其作为课后作业,这样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教师必须要谨慎的对待课堂提问,采用多样化的提问内容,让学生的主观思维和个人情感得到解放,从而通过课堂教学提问对学生的个人素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季有东.浅析课堂提问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实施[J].学周刊,2018(02):98-99.
[2]张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60.
[3]袁月.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J].国际公关,2020(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