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正确方法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胡文英 蒋嫒媛
[导读]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地位进行明确,并且将其作用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略读教学。

        胡文英   蒋嫒媛
        资阳市乐至县城东小学校
                         
        摘要: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也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阅读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对略读课文教学的地位进行明确,并且将其作用充分发挥,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略读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问题;正确方法
        培养小学生的良好的略读习惯是极其关键的。不过,在具体教学中,一些教师并未认识到略读课文教学的意义和价值,造成实际教学成效甚微。因此,教师要注重为学生预留充足的时间,指导学生略读阅读课内外文章,使学生阅读面逐渐拓宽,同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跳读、默读等阅读技巧和方法,能够快速获取文中的知识,有效提高略读效率和语文素养,可见,略读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值得广泛运用。
        一、问题
        1.思想观念方面的偏差?
        教师对小学语文略读教学存在片面的理解,认为略读就是简单阅读文章,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但是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只是看到了略读的一部分,略读课文其实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理解分析素养,让学生将平常学习的方法应用到略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因此,教师如果只是将略读作为简单地阅读文章,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也会影响学生阅读的效果。?
        2.没有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
        在小学语文略读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略读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词汇、定义等,强调创作者传达的主题及情感,这样虽然能够规避学生阅读中的困难,但是却不能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还会给学生理解文章带来很多问题,与略读教学原则是相悖的,也不能提高略读教学效率,会影响学生的自主阅读素养地提升。
        3.以分析、讲解为主?
        语文教材中选取的略读课文无论从题材、文采、写作手法等角度看,都属于“美文佳作”,部分教师在教略读课文时,按照对待精读课文的标准去进行分析、讲解。或者不按《课标》要求,把原本一课时变为两课时或多课时,以分析课文的文章内容、表达手法、语句解析为教学目标,淡化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究其原因,教师没有真正理解编者的意图,不明白精读、略读的本质区别。
        4.教法单调,缺乏个性?
        我们常说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大多数老师在进行略读课文教学时,不够“费尽心思”,教法较为单调。深究其因,一是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略读课文对于学生长远发展的重要性;二是对于略读课文,名师的示范课也较少,教师可参考的示例不多;三是没有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帮助老师实现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总的来说,目前大部分教师的教法还是比较单调,缺乏个性的。这种“套老模式、缺乏创新”的略读教学方式是第三个略读教学误区。

?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正确方法
        1.基于语言积累的略读阅读?
        教师在进行略读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而不是简单粗略地了解课文内容。?
        例如,在教学《夸父追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背诵课文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如“力大无穷、气概非凡、巍峨雄伟、雄心壮志”,等等。在對夸父这一人物性格有所了解后,让学生对“遗憾地”进行具体补白:夸父望着夕阳渐渐下沉,心中充满了遗憾,仰天长叹一声,心里想着()。便奋力将手杖往前一扔,闭上双眸长眠于此。学生对此进行了精彩绝伦的回答:“没能追逐到光明,完成自己的理想,我心有不甘啊!”“我为世人幸福而追逐光明,勇往直前,可是终究没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真是遗憾啊!”这种训练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夸父这种“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感同身受,达到了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2.全面了解,引导学生学习略读文章?
        根据当前的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而言,大部分语文教师在思想方面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过,随着略读课文在教材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其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而一些教师却往往忽视这一点,甚至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这对于略读课文的价值体现造成一定的阻碍和限制,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真正地认识到略读课文的价值和意义,还需要对其设置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带着目的和任务去阅读,并非是快速地,盲目地阅读,应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此来看,这一教学目标一定要具体、清晰、合理,且具备较强的可行性,方可对学生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3.借助学习单,自主学习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交流为主,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的“练”为主,教师适当点拨。略读课上,学生可以借助学习单来提前自主学习。再以《清贫》这篇课文的学习为例,学生要能说出国民党兵士的内心活动,先要自主学习文本中有关国民党兵士的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要有个性化的批注解读。这个过程不是在课堂上的师生问答中实现的,否则和精读课文学习无异。精心设计好的学习单是略读课学习前的铺垫,学生自主完成学习单的学习才能对语言材料了然于胸,才能检验自己是否掌握精读课文中的学习方法,才能在课堂上有话可说,教师在这过程中只需要检验学生成果,适时点评指导。?
        4.指导学生略读课内外文章?
        语文教学有时需要加快教学的进度,教师这时可以对阅读文章进行分类,将略读和精读分开进行。教师教学时先引导学生精读课内的文章,学生在深入阅读中掌握课内文章的段落意义,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可以集中注意力,在认真品读中锻炼自己的阅读思维能力。学生在精度完课文内容后教师还可以推荐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外文章让学生略读,在略读中学生的心理特性有了变化,学生的阅读兴致体现出来,学生主动阅读的心理更加强烈。比如,教师在讲到《巨人的花园》时教师先将文中的知识点悉数讲给学生,让学生在精读时感受文中字词、句子还有段落的意图以及感染力。学生完成精读后教师再推荐类似的文章让学生略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学生在略读课外文章时将其中的情节和课内文章对比,总结其中的道理和寓意,专注其中文字表述和情感表达,让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三、总结
        总之,略读课文的有效教学事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事关学生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的主体性发展。只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就会得到跨越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沈丽滨.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7):206.?
        [2]刘晓英.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J].青海教育,2018(9):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