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在霞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明水小学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25020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上好一堂高质量的语文课,除了要求老师必须具备熟练的教学技能外,能够做好课堂氛围的营造也非常重要。良好的课堂氛围,不仅老师上起课来轻松,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学,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走,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非常必要。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氛围;营造策略
引言
在新课标改革中指出,各学科教师应改变传统教育方式,秉承着探索精神研究新型课堂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出良好学习氛围。所以当前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改变课堂教育方式,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并带动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现状。
1开展游戏活动,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和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阶段,相较于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其对有趣味的教学内容更加感兴趣,且能够投入其中,更加主动地探索和思考。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驱动力,兴趣作用下的学习更加高效。”针对这种年龄特征,教师可促进教学与游戏的融合,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开展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在课堂中营造活跃的氛围,使学生更加主动和富有乐趣地完成语文学习。首先,教师可针对教学内容选择游戏类型,并在课前准备游戏所需的道具,增强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序性。其次,教师可在游戏开展之前,向学生讲解游戏规则,并指出要关注的重点,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学习要点。最后,在游戏完成之后,教师应做出总结,明确开展游戏的目的,并重复游戏涉及的知识点,从而深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以“找一找”游戏为例,教师可先在课前准备包含词汇、生字组合、正反义词组合的卡片。然后在课堂中引导学生选择一张卡片,并让学生在众多卡片中寻找与之对应的另一张卡片。组织全体学生参与到小游戏中,让学生相互竞争,能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卡片,能促进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逐渐形成。在学生完成游戏后,教师可进行总结,讲解词汇组成和正反义词的含义,促使学生实现思维的转换,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学习效率在游戏作用下的有效提升。
2依托多媒体技术,增进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情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走向成熟,语文教学方法得到了有效创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教师需要在大环境下与时俱进,不断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利用信息技术使语文教学的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并不断增强学生的感官能力,升华课堂教学氛围。首先,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适当适度的视频引导。通过给学生做一些感兴趣的视频课件,使文字性的语文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不断牵引学生的思路,使学生能够积极合作,努力探讨,使学生能自己独立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教《牛郎织女》时,可以给学生制作微课视频。通过升华视频中的人物形象,不断引导学生质疑,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而使学生在交流中解决问题。其次,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拓宽学生的学习眼界。通过给学生展示更多的语文情景,不断活动课堂氛围,从而在促进学生融入教学环境的同时,帮助他们汲取语文知识,使学生对课堂上讲述的语文知识印象深刻。例如,教师在教学《将相和》时,可先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一些古代人的生活场景。然后再播放一些“战场厮杀”的场面,从而在增强学生视觉体验的同时,促进学生收获语文情感。
3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就目前而言,独生子女在现代家庭中占比不小。于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综合性全面型人才,更要注重人才的团结合作,而独生子女正缺乏这种团结合作精神。因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深受长辈们的宠爱,渐渐养成独立而又自主的性格。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安排学生通过团结合作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在平等而又活跃的环境中钻研和学习,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为学生更好地在社会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在学习《手指》一课时,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语感,安排学生分小组分角色进行阅读,体会每个手指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回答,抓住最能反映五根手指的段落,进行重点体会,看哪一组学生阅读效果最好,并让在坐的学生进行评比。教师安排的这种比赛机制,有效地激发学生了的阅读欲望。为了获得比赛冠军,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和揣测不同角色的心理及说话方式,有效的拉近学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情感。经过学生的相互合作,教师赞扬每一组成员都十分优秀,并且能够吸取学生的意见并加以改成,体会到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同时带动了所有学生的参与和配合,大大提高了小学语文教学效率。
4完善教学评价,打破课堂紧张氛围
教师在开展教育活动的时候,不仅仅是要关注到活动完成的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完成的质量,因此,很多教师会采用评价的方式进行质量衡量。评价,确实是衡量教学成果、学习质量的关键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评价来了解活动完成的情况和效果,及时地进行教学调整和改变,从而有效地提升教育的质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够带来积极作用,教师如果在评价的时候,采用的方法过于单一、严格,会让评价产生相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语文的教师,在设计教学的评价的时候,要思考如何完善教育评价机制,让评价更加民主化、全面化、多样化,带来评价效益的同时也能够打破评价所带来的紧张氛围、逆反情绪等负面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设计教育的评价方式的时候,可以丰富评价的主体,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里来,这样通过同学之间的评价,能够缓解评价所带来的尴尬、紧张的氛围,让评价带来更多的教学收益。如在学习《姓氏歌》这一课时,教师设计了活动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姓氏来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卡片和贺卡,在完成活动之后,教师不会忽略掉学生的活动成果,而是安排了评价环节。教师让轮流展示学生的成果,让其他的学生举手进行评价,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会肯定作品的优点、表达自己的修改意见,完成作品的学生可以及时地吸取学生正向的意见,为日后活动打下基础。在学生评价完成之后,教师还进行了自主评价,教师自己评价的时候,会用一些温柔的语言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努力帮助学生重拾信心,让学生提升日后参与活动的兴趣和动力。总之,教师通过这样完善评价方式和内容的方法,改变评价所带来的副作用,让课堂的氛围能够保持在轻松、民主、和谐的状态里。
结语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打破禁锢,开拓创新,积极拉近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学生,和他们做学习上的朋友,根据他们的特点选择科学的教学方法,多鼓励他们、激励他们,让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张连文.快乐与快乐的碰撞——摭谈小学语文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J].文教资料,2019(17).
[2]朱宁,徐红彩,沈玉将.面向农村教学点优秀在线课堂的师生互动研究——以小学语文《乡村四月》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8).
[3]邓娜.试论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8(26).
[4]刘正忠.小学语文教学中营造课堂气氛的三种策略[J].学周刊,2020(2):78.
[5]魏法邦,火克芳.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气氛的营造方法[J].甘肃教育,2019(1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