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陈立万
[导读]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必然存在的群体。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完成学困生转化,必须要握紧时代发展脉搏,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上,

        陈立万
        甘肃省永登县龙岗小学730300
        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每个班级都必然存在的群体。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更好的完成学困生转化,必须要握紧时代发展脉搏,将学生放在课堂主体地位上,提升对学困生的关注度,采用更为多元化的方式展开知识教学,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度和趣味性,给予学困生充分的鼓励,从而将他们参与数学知识学习热情更大程度的调动起来,在提高他们数学成绩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进而为他们日后的成长发展夯实根基。鉴于这种情况,本文提出了几点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数学教学效率提升起到一定的指导借鉴作用。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教学策略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形势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也给学困生转化带去了新的挑战。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学观念及采用的方法却都还比较滞后,很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困生转化效果不尽如人意。面对这种情况,小学数学教师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必须要跟上新课标发展步伐,结合学困生的实际情况优化创新教学模式,采用更为多样化的方式展开知识教学,从而有效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将学困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到课堂上,在提高学困生数学成绩的同时,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一、进一步细化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更好的完成学困生转化任务,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自身在课堂当中所处的主体地位,推动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去,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认识到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在新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尽量引导学困生投入到自主探究学习中去,综合考虑他们的知识能力水平细化教学内容,提出学生“跳一跳”就可以“够得到”的内容展开知识教学,这样才可以将他们参与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激发出来,更好的实现学困生转化目标,提高他们的数学成绩以及学科核心素养。例如,在展开《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内容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复习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和分数、小数互化知识,随后提出如下问题:“为1、10、100添加不一样的长度单位,保证他们大小完全相等。”然后组织他们投入到知识自主探究学习中去。在这种情况下,就算是学困生也可以轻松给出“1m=10dm=100cm”或者“1dm=10cm=100mm”的准确答案。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将1dm、10cm以及100mm以米为单位改写成小数,得到0.1m、0.01m以及0.001m的答案。

采用这种方式展开知识教学能够有效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推动学生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去,使学困生都能够准确深入的理解小数基本性质,并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乐趣,促使他们真正爱上数学知识学习。
二、加强实践操作教学
        数学这门学科有着逻辑性与抽象性等特点。但是,因为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很难准确深入的理解相关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要想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应该抓住学生的这个特点,通过实践操作教学推动学生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在提高他们数学成绩的同时,为他们的思维发展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在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节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计算48÷3。同时,在计算过程中,要想帮助学困生更为深入的认识抽象算理,掌握正确的竖式写法,教师就可以用于实践操作法展开知识教学,取出每捆数量为10根的4捆铅笔以及8根单独的铅笔,进行48根铅笔平均分为3份的实践演示:首先,先把4捆铅笔平均分为3份,这样每份都会先有一整捆即10根铅笔;其次,最后一捆难以平均分成三份,所以需要将其拆开,每份放入3根并剩下1根;再次,将剩下的1根铅笔和单独放置的8根铅笔组合起来在进行均分,这样每份就会再增加3根,所以计算结果等于16。最后,教师可以将这个实践过程和竖式计算结合在一起展开知识教学,从而使学生对竖式计算算理有更为直观清晰的认识,就算学困生也可以完成知识高效学习,并完成对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
三、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教学
        生活是知识的主要来源,小学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小学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实生活展开教学模式创新,以此来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使学困生充分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与重要价值,促使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学习中去,深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认识人民币》这节内容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综合考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陪家长购物的经验展开购物情境创设,引导学生按照自身兴趣爱好分别扮演收银员以及顾客,这样既能够激发包括学困生在内所有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还可以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充分掌握人民币相关知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的重要价值及其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密切联系,推动他们更为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探究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有效提高班级整体数学成绩,完成教书育人任务,做好学困生转化,必须跟上新课标发展步伐,认识到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和学生展开更为密切深入的沟通交流,从而准确全面把握学困生的实际情况。然后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模式优化创新,结合学生现实生活采用更为多样化的措施展开课堂教学,进而有效提升数学课堂新颖性与吸引力,将学困生参与知识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完成数学魅力的充分展现,使他们真正爱上数学知识学习,为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以及全面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七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学习现状与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127.
[2]范碧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几点措施[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5):135.
[3]季斌.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1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