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及反思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 钱应兴
[导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完善教学模式。同时,此运用也是小学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表现,
        钱应兴
        贵州省普安县青山镇雪浦小学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普遍,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进而完善教学模式。同时,此运用也是小学教育与时俱进发展的表现,可以给学生的发展、教师的教学效果带来很大的益处。本文就小学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并作出相应的反思。
        关键词:信息化技术;小学数学;课堂运用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学方式有了很大的创新,从传统的板书教学发展成为了信息化教学,学习环境也从单一枯燥变得多元有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化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为直观、简单的内容,契合了小学生逻辑性不强、抽象思维弱的特点,也在这过程中带给了小学生无穷的学习趣味、为其学习创造出了有趣的学习环境,满足了小学生爱玩、好奇心强的偏好。
        一、信息化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价值
        (一)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调动起学生的热情,就会发现其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上爆发出更大的能量,与此同时,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小学是从幼儿园阶段过渡来的,学生会从半学习半玩乐的状态中逐渐转变为完全学习的状态,由于小学生认知能力不高,数学又是一门相对抽象和枯燥的课程,因此,点燃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热情、激发起学生想要探索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是教师当务之急最应该完成的任务。在课堂上利用信息化技术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以图片、动画、音频等形式呈现出来,用学生习惯、喜欢的表现形式承载数学知识,让学生在与熟悉的事物接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爱上数学。
        比如在学习《认识时间》这一课时,学生普遍对时间缺乏好奇心,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将从人类历史以来记载时间的工具,通过信息技术这个媒介,全部呈现在小学生的视野中,从久远时代的日晷、燃香、圭表、漏壶到近现代的闹钟、挂钟、座钟、怀表、手表等各种计时工具,小学生看到如此繁多的稀奇古怪的工具,就已经内心充满了疑问,进而带着充足的好奇心进入到认识了解时间的学习活动中。
        (二)将数学知识具象化呈现
        数学知识由于其抽象性和逻辑性,很难被小学生所理解,尽管小学数学是最基础、相对简单的,但依旧是对现实事物中的简化、抽象化表达,对小学生而言,周围的事物是具象化的,其观察事物的角度也是直观的,因此,要想将数学知识以小学生习惯的形式呈现出来,就需要借助信息化技术,以最简单、最直观的方式去展现数学的抽象过程[1]。


        比如在学习数学加减法的时候,为了打消学生对单一数字的疲倦感,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数字、公式的表达,教师可以将当下热播的受小学生喜爱的动画人物加入进来,有这样一个习题:10-6=?教师将《熊出没》中光头强和熊大投射到信息设备中,图像中显示光头强的篮子中有6个苹果,熊大的篮子中有10个苹果,教师就问学生:熊大一共有10个苹果,被光头强偷走了6个,大家想想,现在熊大还剩下几个苹果呢?由于内容的生动有趣,并且是学生们熟悉的人物,完全打消了对数学知识枯燥的认识,进而开始投入到习题演算中。
        (三)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数学中包含生活,生活中也包含数学,因此,可以将数学知识生活化,既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知行合一的观念,也有助于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进而反馈到教学成果上。在数学课堂上引入信息技术,可以将数学知识有效地融入生活情境,进而为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做铺垫,也可以使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利用数学知识来发现、解决问题。
        比如在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教师将生活中买卖商品的场景用信息化技术呈现出来,在信息设备上展现出一个布满玩偶、玩具的杂货店,提前准备了一些钱币作为道具,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用手中的钱币购买设备中的玩具,并且根据标好的价格付钱找钱[2]。在这过程中,学生逐渐认识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也更加了解数学的乐趣。
        二、对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反思
        凡事皆有利弊,信息化技术在为教学带来不少益处的同时,也向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想做到信息技术的完美应用,充分发挥其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正面影响,不仅需要对课程、教学内容有准确的把握,也需要对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征和成长特点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首当其冲的是整合信息技术和数学知识,使两者可以相互匹配,因此,教师在熟知所教授内容的同时,也需要紧随时代潮流、创新教学理念,尽量做到对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了如指掌,从而为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此外,信息技术的辅助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数学知识的教授,在不恰当的课程上运用信息技术反而会适得其反,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简化了数学知识的抽象化表达、使数学知识更加生活化,这些益处都为数学教学的成果做出了一定贡献。当然要想运用好信息技术,发挥其有效作用,还需要教师们多加努力,及时反思,发现和解决其中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楼超雄.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J].华夏教师,2018,000(015):34-35.
[2]张新文.信息化教学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及反思[J].新一代:理论版,2018,000(024):P.198-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