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民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海学校 261061
摘要:数学在初中教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数学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数据分析、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但就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来说,无论是教材内容还是教师教学方式,都只重视学生数学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能够重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活动逐渐减少。逻辑思维作为数学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初中数学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实施可以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效策略。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对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数学作为一门在人们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的基础性学科,其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要求。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初中阶段这一培养学生形成严谨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学习需求,采取形式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思维空间进行有效拓展,促使学生敢于质疑和表达自我认知,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构建一个创新平台,促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养成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促进其学科素养的综合提升。
一、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初中是学生提升自身能力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因此,在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对于他们以后的发展而言,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影响。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学习数学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因为数学知识有着其独特性,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数学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是奠定学生基础知识的一门学科,同时它在学生的培养方面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学习数学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通过学习数学知识,解答各种数学题目,可以锻炼学生思考的能力,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初中数学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的思维进行锻炼,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的具有逻辑,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以及习惯,让学生变得更加理性。所以,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应当了解到,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初中生数学逻辑思维的培养现状
(一)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现阶段,社会各个行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教育行业要求培养现代化的综合性人才,我国也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但我国部分地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关注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掌握情况,教师口头讲述数学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为被动,在课堂上经常走神,加上教师与学生极少沟通,导致课堂氛围较为乏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形成机械性的思维,阻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初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切合实际生活,培育同学们的逻辑思维
依据实际生活的“教学”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实际生活中存在较多的数学案例以及数学知识的身影。
并且在教学中切合同学们的实际生活,使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和准确。所有人本身都会存有自己的逻辑思维,故此,人类所有的活动都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思维性。逻辑能力与生活息息相关,在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会用到逻辑思维,协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老师在培养同学们逻辑思维时,可以通过生活培育同学们的逻辑技能。在班级教学中也可以引进生活中的真实案例,让同学们分析学习其中的知识点,通过在班级教学中引进生活情境,让同学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引发同学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实践中更好地提高教学成绩。另外,在现实的班级教学中,通过把基础教学法和生活教学法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优势引发同学们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及较好地调动班级教学的氛围。只要同学们对数学产生兴趣,自身的逻辑思维就会被更好地运用。比如以《平行线》为教学案例,老师在讲述了平行线的特点和作用时,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三条平行线,让同学们先进行观察,再说出平行线的概念。由此来培育同学们拓展自身的逻辑思维,让同学们在自主思考和研究中,发散自身的脑力思维。在探究中寻找数学知识的玄妙,并且较好地掌握知识的重点,与此同时,更能促进自身逻辑思维的发展。
(二)借助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强化数学思维训练
现代信息技术近年了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在教学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创造了便捷条件。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由繁杂变得简洁,由抽象变得具体,对于丰富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并与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学生数学思维的强化训练。例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展示生活中与正方体、长方体等图形相关的物体,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师可启发学生仔细观察所呈现的物体,找出其共性及不同点,如,正方体的六个面相等、这些立体图形的角的大小相等、正方体的十二条边相等、长方体长大于宽和高等较明显的特征,也为下一步深入教学奠定了基础。学生思考这些概念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拓展自己分析事物的角度及面对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法,强化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
(三)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表达发展其逻辑思维
传统数学教学中主要采用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听讲和吸收,师生间缺乏良好的教学互动。同时,学生没有养成大胆质疑的意识,他们学习数学更多的是死记硬背,也不善于发现问题,表达质疑。这种情况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力,学生难以在学习中进行举一反三。而教师对这种现象缺乏重视,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善于思考并大胆表达自我见解。例如,教师在讲解用尺规作图作一个角的角平分线时,有学生追问:老师这个解法是如何想到的?教师告诉他,可以借助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同时结合尺规特点进行构造。这时学生的灵感被激发,在后面的教学中,学生连续想出了3种构造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可见,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以提高其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新时期的教育中,数学教学在同学们今后发展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老师通过在班级教学中更好地培育同学们逻辑思维,让同学在脑海中形成较好的数学知识网,故此在实际生活中也能运用到相关的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真正做到学为所用。培养好同学们的逻辑思维不仅能够提升班级教学质量,更能为同学们今后发展奠定更好的根基,促进同学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斌.探析初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途径[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69.
[2]邓舒予.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核心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2019(20):244.
[3]惠导毅.探析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6):29.
[4]万春丽.新时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思考[J].农家参谋,2019(07):214.
[5]阚远.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着力打造高效课堂[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