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现状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杨瑞云
[导读]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数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学会将数学知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小学阶段,

        杨瑞云
        双池中心校明德小学  山西 吕梁  032403
        摘要: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必修课,数学课程的开设一方面有利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帮助孩子们学会将数学知识理论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为了让他们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初步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数学意识。现阶段在小学数学中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活动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针对教学现状分析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现状;策略
        引言: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充分考虑数学这门课程的特征,然后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学习能力和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向学生传授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帮助他们有效掌握数学问题解决的技能,进而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最终将问题解决技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一、小学数学中开展解决问题教学活动的现状
        (一)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和形式化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索欲望,对新鲜事物充满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应该顺应孩子们的这一特征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帮助他们提高思维方式以及逻辑能力。目前,大多数教师在开展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时,所选择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陈旧,并且课堂过于形式化,没有将之前所学过的知识与当下的新知识联系起来。除此之外,这种与孩子们实际能力和兴趣爱好相悖和的教学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课堂互动,学生在课堂中解答问题的机会非常少,所以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导致学习效果大大降低。
        (二)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方案和策略
        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无法使用系统的方案和教学策略,即使一直开展问题解决训练活动,孩子们的能力也将属于停滞不前的状态,根本无法进一步提升自我能力。之所以要开展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们掌握更多解决办法。现阶段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忽视了解决过程,更没有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帮助,最终严重阻碍了顺利解决问题的道路。
        (三)课堂时间利用率大大降低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师没有将其他教学内容的时间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分配,导致学生思维混乱,甚至没有得到任何收获。


        二、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引导孩子们正确收集和处理信息
        数学与生活实际是息息相关的,为了大大提高孩子们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周围对问题进行解决的信息资源,然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帮助他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需要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的作用,认真将收集和发现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除此之外,还要从小帮助他们养成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大大提升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统计》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需要教师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领孩子们到日常生活中去收集一些与学习相关的数据,以便于在课堂上能够运用起来,在这样的课堂活动中,孩子们的积极性能够大大调动起来,并有助于对统计这一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最终在此基础上学会正确收集和处理信息。
        (二)鼓励学生认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进行筛选
        筛选和整理数学问题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可见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正确筛选和整理信息。当别人提出问题的时候,每一个人都应该认真聆听,然后认真评价,再结合各种情况对问题进行筛选。但是对于落选的问题提出者一定不能进行直接否定,而应该想想如何让他们改进问题,并加以鼓励。比如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购物》这一单元的时候,里面涉及到各种商品的买卖问题,比如文具、衣服以及各种零食等等,为了培养和鼓励孩子们认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创设小商店的情境,让他们扮演商家和顾客的角色,然后通过交流和沟通实现两者之间的买卖。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完全是动态性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学生所扮演的顾客会需要买一些什么,可能是某一种类,也可能是不同种类组合起来,这就相当于提出了问题,此时,如果扮演商家的孩子无法解决问题,教师就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或帮助,保证接下来的课堂活动的一生的开展。
        (三)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分析数量关系的良好习惯
        在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提供广阔的平台让孩子们自由探索,并且尝试解决问题。然后开展交流和讨论环节,让他们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一定要保证,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教学活动的开展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孩子们正确使用数形结合、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学习积极主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教育的发展,在解决问题教学活动中即使教师能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同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作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应该积极面对出现的问题,并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便于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提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效率的策略,以便于为之后的数学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周淑红.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2]王艳玲.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的表现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7.
[3]王茜.面向数学核心能力培养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