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武波
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
摘要:高效课堂指的是在一般情况下的课堂授课中,老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加课堂活动,让同学们积极施行思维探索,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高品质、高标准地达成课堂教课目的和任务,推动学生全方位高效、长久发展和进步。下面本篇文章就本着高中地理高校课堂的构建施行了详细讨论,希望对广大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关键词:高中地理 ;有效性 ;策略
引言
地理这一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结合从而产生的学科,所以高中地理是具有特殊性的,这就造成了大多数的学生没有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习。伴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全新的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培育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重视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有效应用。一部分学生因为自身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于地理学科的不理解,大大地影响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心态、学习地理的兴趣与信心。
一、高中地理教学渗透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再加上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在高中阶段,在适当的课题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使得这一观念更加根深蒂固,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更深远的影响。1.实现学生个人价值本世纪初启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试图改变传统课程中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和灌输的倾向,使学生在接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一定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可以进一步探讨学生的价值观培养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个体不断构建自身的价值观体系。2.实现学生社会价值思政教育不仅仅是服务国家和社会、对个体进行思想宣传的手段,它更是一种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育人功能。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只有在社会中个体的价值才能得到实现和认可。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思政教育,不仅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够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国情、国力以及国策的认识。
二、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不利的方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只是老师可能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从而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不学习就更加学不会,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了。
三、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索
(一)更新教学方式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往意义上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讲已经满足不了当代高中生的学习需求了。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富有现代化气息的、高效能的综合课堂。为了满足同学们的学习需求,老师必须从多个角度进行改善。老师应该充分运用周边的教学资源,包含电子资源和试验资源。
老师运用多媒体技术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帮助同学们把控知识上也可起到很大的帮助。多媒体可以把地理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展现给学生,更加直接地展现全面的地理图像,提供学生不一样的听觉和视觉等感官冲击,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目前,伴着现在教学品质的增强,许多校园都装配了比较齐全的设施资源。但因为老师的教课理念比较落后,导致这些设施都变成了摆设。构建高效的地理课堂,就务必要把这些资源充分运用起来。比如,在学习等高线的课程时,老师就可以带着同学们实际去测量一个小土丘,随后指引学生运用等高线画法,在纸上画出这个土丘的实际特征。同学们通过这种实践操作,对等高线的原理,还有技术都会有一定的掌握。在素质教学改革背景中,老师不能只限于以往教学模式,积极地依据学生的需求改善教学方式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理论联系实际
地理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学科,因此具有很高的实践价值。但从目前的地理教学情况来看,有一部分学生对地理存在很大的烦躁情绪,认为地理学习较为枯燥、无聊,不能系统化的学习,这就造成了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为突破这一情况。教师必须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情景紧密相连,联系生活实际找到地理教学问题的解决办法。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情景设置问题,将生活中常见的地理现象、民风民俗以及自然现象融入地理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体系框架。例如在“人口的变化”这一章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我国近年来的人口迁移情况,结合图片视频的形式展示各个省份人口的流动,谈谈哪些城市人口增速比较快,为什么会产生这些变化,进而让学生理解地理与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合理应用多媒体,整理教学媒体资源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让本来枯燥无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与学生认知的范围相吻合,学生更容易接受,也使课堂变得更加有活力,进而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需要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尽最大可能把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讲授给学生。然而地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不是每一堂课都可以使用的,老师在对课堂教学进行设计时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来决定是否运用多媒体,或者是如何运用,对于多媒体教学资料进行整理。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板书、板画是必不可少的,其主要是可以把理论知识直观地展现出来。虽然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出更好的板书以及板画,但是,这种同时进行讲述和板画产生的效果是多媒体技术无法取代的。
结束语
总的来讲,教师必须迎合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寻找适合当前形式的教学方案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准,满足新课标教学的必然需求,提高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合适的土壤,让素质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到实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媛媛,徐星星.谈高中地理学习兴趣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9-31.
[2]徐星星,宋媛媛.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34-336.
[3]范锦丽.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理念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J].亚太教育,2019(12):114-115.
[4]吴惠珍.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优化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3):238.
[5]张宏兵.关于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学效率的探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