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李艳风
[导读] 政治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科,它的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李艳风
        寿光市第一中学      262700
        摘要:政治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学科,它的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可以提高政治知识的直观性,便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基于此,对高中政治问题引领式教学开展的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
关键词:问题引领式教学;高中政治;运用
引言
        问题引领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它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已有水平,然后通过构建问题情境,并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和勇敢表达的习惯。
一、问题引领式教学
        问题引领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问题引领式教学是将教学目标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的一种教学方式。问题引领式教学强调教学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和导向性,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问题引领式教学中教师是教学的引导者,教师的参与是全程的,在问题引领式教学中,教师通过从学生个体的角度出发创设有效问题来对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将课堂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通过自主思考把课堂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最终实现对学生的有效教学,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
二、问题引领式教学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政治内容多而繁杂,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只会使学生厌烦和麻木。但是如果教师换种教学模式,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师在教学关于哲学思维的内容时,就可以采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法,激发学生对哲学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探索哲学真理。教师在教学前向学生提出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间接地提高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把学生引入问题之中,使其真切地感知哲学思维的奥妙。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能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加深学生对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荣誉感和自信心,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促使教师与学生关系融洽。
        在问题引领式教学中,教学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循序渐进地探索真理。在教学中,虽然教师只是引导者,但是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教师的合理引导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独立是一个人生存发展的先决条件和必备技能。当然,高中生也不例外,他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必将面临来自学习和生活中的更大挑战。素质教育指出,学校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高中政治课堂中运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通过灵活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思维,并用语言、眼神等方式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我。
三、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理论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在学科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虽然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较重,把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程度看得尤为重要。一方面,部分政治教师偏向对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讲授,向学生灌输课本知识,不关注学生思维和其他方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很多学生习惯于对教师勾画的重要考点进行死记硬背,这使得学生的学习脱离现实生活。


        (二)缺乏对教学资源的灵活性探究
        面对新课改和新教学课堂的要求,一些高中政治教师也做出了一些思想和行为上的改变,但在高考的压力下,具体落实效果不太明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没有得到充分尊重,部分教师仍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有的学校会组织开展一些公共课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借鉴。部分教师在公开课上会精心设计,如何设置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何使教学环节设计得更加完美,但在平时教学中,却没有改变自己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根据学生的学情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四、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一)注重理论联系生活
        问题引领式教学可以通过生活实例来设置问题。大量引用生活素材,让抽象理论具体化,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让政治课中所蕴含的哲学智慧能够真正地影响学生一生。例如,在讲解“价值规律的作用和表现形式”这一节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后去了解并收集每种蔬菜的价格,并且让学生设想当他们是蔬菜超市老板时,他们会通过什么方法来增加利润,蔬菜的价格为什么会变动。学生可以将自己的调查结果与所学知识相互结合,让学生能在在生活实践中吸收课堂知识。
        (二)营造积极的问题教学氛围
        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升学考试承担着较大的压力,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更加轻松的学习环境。在政治教学中,教师想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那么就需要提升问题教学方式的有效性,创造出良好积极的问题教学氛围,有效激发学生质疑和提问的兴趣与热情。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的教材内容进行自主探索,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进行税收和财政问题上,教师如果想要学生掌握更多财政和税收的作用问题,那么,可以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以及一些相关的热点新闻,对其进行开放的解答,然后进行最终的总结,这样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三)巧用微课,设置问题情境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职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掌握学情与学生看待问题的视角,巧用微课设置问题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进行问题探究。由于高中生缺乏生活阅历,看待问题的视角较为单一,在进行微课件制作时,教师可设置一些复杂适宜的问题,帮助学生正确认知政治理论。譬如:在讲解“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内容时,学生已然对人民币不陌生,然而货币与人民币之间有着本质区别,如何使学生充分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呢?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货币最大出现的时间、形式、特点等以图片的形式展示,使学生对货币的产生、流通方式、潜在规律等有着明确认知。在实际教学中,政治教师可通过穿插趣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问题探究,并积极为学生创建交流的平台,进而实现高中政治教学高质性。
        (四)分层教学,因人循序
        高中政治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启发思维、认知差异性,科学的选择教学方法。学生启发思维的培养,因因人而议、因材而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及时的与学生进行互动,掌握学生认知规律与生活经历,在问题设置时,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置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敏锐度。学生只有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欣喜,才敢大胆假设,小心论证,进而实现高中政治教学高质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应用问题引领式教学有助于提升课堂效率,并能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有益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高中时期是学生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所以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以及丰富教学内容,在课堂中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建忠.问题引领式教学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探讨[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19:163.
[2]周岗.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问题导学法应用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8):53-55.
[3]刘现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探析[D].广州大学,2019.
[4]陈文娟.高中政治课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5]阳珂.例谈高中政治课程的有效整合[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3):26-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