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 何爱容
[导读]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学科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有:转变教师的角色
        何爱容
        肇庆市鼎湖区实验中学  广东省  526070
        【内容摘要】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学科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有: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成为“主导者”;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课堂的效率;利用插图,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词】转变角色、科技、求知欲
        学习历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古代知识再联系当代社会去体验并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迁移,以史为鉴、经学致用。如果我们按照传统的方式把古今文化知识割裂地学习,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很难完成知识到能力的转化和迁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不断探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方法,引导学生以综合性的学习内容为载体,通过学习和体验学会从多角度、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和解决历史或社会问题,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学科相关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如何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让教师成为“主导者”
        中学历史教学面临许多挑战,要提高课堂实效性,首先就要求教师从传统角色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塑造自己的新角色。在新课程要求下,教师的角色已不再是结论的灌输者,而是要成“主导者”。在强调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为学生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讲台上走下来,和学生融为一体,共同探讨问题,消除师生间的距离感;开展小组合作和个体学习各种环节,让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的个性与才能。
        二、利用科学技术,提高课堂的效率
        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有效的历史情境以提高历史课的效率。音乐导入法可以有效地渲染课堂气氛。比如八年级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义勇军进行曲》这一歌曲来导入新课,在这一音乐环境中时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振奋人心,从而营造相应的历史课堂氛围。教师上课时,还可以结合教学知识点,搭配一段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在讲解到相应的知识点时,将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例如在学习八年级《香港和澳门回归》这一课时,用多媒体展示回归时的视频,这样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样也能促进学生通过有趣的画面以及影像资料联想到相应的历史知识,进而更好地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插图,增进学生的求知欲
        插图直观性强,形象生动,对引发学生兴趣,增进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记忆,对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重要作用。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需要选择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就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在学习“三角贸易”这一知识点,要求学生对照世界地图找出三角贸易所经过的地区,探究西欧国家为什么很发达,非洲和拉丁美洲经济为什么落后?运用地图更能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三角贸易的血腥性。将历史和地理知识作为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习“商鞅变法”这一课内容时,引用书本“商鞅舌战图”进行讲故事,让学生了解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也认识到改革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反复和曲折的,说明一种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需要经过长期的、反复的和激烈的斗争,改革也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而提高学生对商鞅变法带来的历史作用的认识,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学生容易被吸引往了,引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效果。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教师要把知识延伸到生活,再从生活中还原回课本,对其思维发展会有很大益处,有助于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能够完成课标要求。例如学习七年级《百家争鸣》时,儒家思想主张“仁”、以德治国,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理解,如国家实行城乡医保、贫困人员低保、养老保险等措施造福人类,对法家的“法治”思想可以引用生活的打架、盗窃等行为是违法行为要受到法律处罚,引用生活中的事例说明,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对学生有吸引力,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五、通过辩论赛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活动中
在初中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要因时、因地、因人,创设多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更好更快地学习历史知识,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历史知识和问题的辩论赛,通过辩论赛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与他人的差距,促进学生在辩论赛中增加自身的历史知识通过辩论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自觉地进行历史学习。如在分析《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时,我引导学生就自身学到的知识对拿破仑的功与过进行辩论,让小组长通过对辩论的题材进行任务划分,不仅凝聚了学生们之间的团队意识,还让学生们在辩论赛的过程中获得了相应的历史知识,更加巩固了历史基础。
教师需要发挥个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学的理论运用到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并与学生具体的学情相结合,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切实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彭双江.对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6(11):69.
  [2] 曾祥斌.初中历史教学之困境突破[J].考试周刊,2016,(67).  
[3] 夏彩兰.文史结合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效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7(31):265-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