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玉鑫
陕西省延安市吴起高级中学 717600
摘要:在高中教学过程中,高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历史也是各级教育部门重点关注的学科。以往的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任务主要是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在历史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逐渐成为历史教育者们所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
引言
高中历史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历史发展和历史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历史教学始终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知识记忆上,而忽视了对学生自主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使得大家学习积极性不足,学习效果不佳。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意识,掌握基本的历史学习方法和技能。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从核心素养内容出发来展开针对性教学。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尊重学生差异,做到一视同仁
尊重学生差异是分层教学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在开展历史分层教学时需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做到一视同仁。许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参与互动的原因是学习基础比较差,不愿意或不敢参与互动;也有一部分学生则是因为教师忽视的态度,积极性降低。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认真倾听每个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这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互动热情,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以“鸦片战争”为例,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导火索、结果及影响。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鸦片战争这段历史时,要尊重学生的想法,在学生思路出现偏差时,可以委婉地进行纠正。例如,关于第一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有的学生从政治上分析,认为是清政府的腐朽无能、软弱可欺;有的学生从军事上分析,认为当时的军官和士兵已经被鸦片腐蚀,战斗力比较低;有的学生从经济上分析,认为当时大量黄金流入他国,国家难以支持战争;有的学生则从英国方面分析,认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使得军备力量和经济力量相当强盛;有的学生甚至反驳,认为虽然当时许多贵族平民已经被鸦片腐蚀,但参与鸦片战争的战士并不是软弱可欺的。教师鼓励学生发言,使学生之间产生争议,促进了学生思辨性思维的发展。
二、创设以实践能力为基础的拓展活动
历史核心素养涉及面非常广泛,包括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观点理解等方面的综合分析能力,而这些能力从课堂课本知识中无法帮助学生完全达到,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中积极添加关于历史事件和重点话题探究的拓展活动。并且,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创造力和行动力的巅峰期,教师通过这些围绕自身历史文化核心话题的理论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自行查找需要分析的史料,深刻地体会自己的历史文化情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感受历史文化核心素养的真正价值和魅力,吸收历史的精华并将其转化为自身的养料,从而促进自身的历史核心文化价值观的培育和构建。例如,利用端午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教室进行包粽子的活动,通过这个活动让同学们体会粽子的制作过程,同时借此机会为同学们讲述关于端午节和包粽子的由来,丰富同学们的知识丰富程度。在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后,教师可延展关于屈原生平的介绍,也可以让学生朗诵屈原的作品,通过这种拓展活动使学生在乐趣中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体会历史魅力,提炼历史的核心素养。
三、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
教学改革目标随着当今受教育群体不断发生改变,教师要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要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展开教学,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感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教学才会更加顺利。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计算机教学设备,不仅体现了当今的信息发展技术在课堂上的应用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它带动了整个课堂的发展方向。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学生不仅是课堂的学习者,还是教学的参与者与主导者。我们一定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教学地位,开展核心素养下的历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我们在学习“鸦片战争”时,教师可以首先规划好本节课分为几个课时讲。通常来讲,第一个课时其实是最重要的,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首先要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设计教学内容。我们可以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前安排教学电影,通过播放电影,可以让学生首先了解到本节课所授内容发生的历史背景。通过播放电影,还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主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感受到鸦片战争前夕的清王朝是多么腐败与无能。从而引导我们的学生要以史为鉴,培养学生伟大的历史价值观和人文主义观。
四、合理构建教学方案
高中历史教学本身具有强烈的学科特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让学生可以将历史课本中的相关内容与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从维度的层次去思考和分析历史事件,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生的背景和后期产生的影响。这就需要教师将核心素养的思想融入到历史学习课程的每个环节,从前期的教学设计工作一直延伸到具体教学方法的输出,均能力求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着力于每个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程度和技能的深化情况。在具体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上,教师应该从思想开始转变,要有创新精神,贴合核心素养的要求重新构建高中历史的教学,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一列可视化的手段将历史知识点串联起来,帮助学生从客观的角度认识历史,感悟历史。
五、教师重视课后总结与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与能力
一堂精彩的历史课展现的是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师生的配合默契程度。一节好的历史课需要师生之间共同去打磨,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共同促进高效课堂的发展。课后,我们教师也要不断进行反思,因为没有完美的课程,只有更加完美的课程。教师要从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自身的教学模式为出发点,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这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逐步构建高效课堂。例如,高中教师可以组建教师研究讨论小组。针对本年级历史课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已经存在的问题,抑或是教学中遇到的教学重难点,教研组成员之间进行讨论分析,采用逐步击破的模式,化整为零,攻克难题。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还可以真正地解决课堂教学中所遇到的棘手问题。
结束语
总之,高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完成,而在核心素养下所展开的历史教学能够更具针对性,这对于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将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教师不仅要对高中历史核心素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以其为基础来展开教学,从而在不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提高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刘梦瑶.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181.
[2]夏玮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6):269.
[3]刘谦.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的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2019(S2):22-23.
[4]梁永.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思考[J].亚太教育,2019(12):81.
[5]石振强.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探讨[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8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