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治原则下中职班级管理的四个坚持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韩启江
[导读] 本文系淮安市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区域性中职学生自主管理行动研究—以金湖中专为例”(课题编号:Hazy18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韩启江
        江苏省金湖中等专业学校 211600,
        本文系淮安市职业教育学会职业教育立项课题“区域性中职学生自主管理行动研究—以金湖中专为例”(课题编号:Hazy18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中职班级自主管理应坚持宽容信任,与学生平等协商,坚持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加强正面引导,切实提高中职学生的自主能力。
        【关键词】自治           中职        班级管理
        【作者简介】韩启江,江苏金湖中等专业学校(江苏金湖,211600)教师,中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县域职教与地方经济发展。
        陶行知、魏书生等教育名家都十分重视在班级管理中培养和发挥学生的自治能力,中职班主任如何恰当引导学生自治,克服工作中的难点问题,提升班级管理水平,实践探究出真知,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坚持。
        一、坚持宽容信任,在管理对象上变“被失败”为“我能行”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1]中职孩子从进入职校之门那天起,失败感便挥之不去,这种状态很容易演变成破罐子破碎,因此,中职老师第一要务是帮助孩子们实现从“被失败”到“我能行”的跨越,而这就需要宽容信任。
        首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治。放手让学生收缴书本费、住宿伙食费等相关费用,由学生自己选派代表去会计室结账;学生自己统计班级报名注册人数,民主选举班干;在班长引导下自主安排好座位,劳动委员在广泛征求大家意见后排好值日表,运动会、艺术节乃至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等活动,都由相应班干安排组织,制定相关目标和措施;放手让学生当班会课老师,一周一位同学,由其传达学校重要通知,总结上周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后的改进方案,班会课的形式由学生自行设计,每学期民主评选出优秀班会课。第二要善于听取和正确处理学生中不同意见。评选班干和优秀,在民主选举基础上允许自荐,更允许对入选者提出反对意见,各方面的提议,无论优劣,班主任首先要肯定这些争论是班级民主管理的一大进步,在此基础上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最合理的做法,对于个别班干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偏颇,允许甚至欢迎其他同学提出批评意见。最后是宽容信任,班主任要以宽阔的胸襟,接纳学生指出自己班务处理过程中的不当之处,并积极主动改进,对提出意见者不能给“穿小鞋”,而要以欣赏的眼光鼓励孩子正确 表达不同观点;宽容对待学生自治过程中犯的错误,如执法不严,知规犯规等,教师一方面如实指出其不足,另一方面以一颗博大宽容之心让孩子逐步感悟,使其更加自觉更加自信,从失败的桎梏中解放自己。
        二、坚持平等协商,在管理方法上变单一为多样
        要摆正班主任和所带班级全体同学关系。

班主任不是学生群体的“人上人”,而应是“人中人”,既然如此,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所以教者应抱着在工作中与学生一起成长的姿态,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遇到难点问题时要不耻下问,即可向班干请教,也可向任何一位学生请教,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班主任老师和所有同学一样,大家都在共同努力,目的是让班级的风气越来越好,实践证明,坚持平等协商,不仅不会损伤老师的尊严,反而更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学生主人翁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更加配合班主任工作。
        对于班级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热点问题更要学会与学生平等协商,如迷恋手机问题,迟到现象,欺凌现象等;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甚至让在这方面有过违纪记录的学生一并参加,畅所欲言,在学生中寻求解决这些棘手问题的好方法;学生是这些问题当事人,受害者,见证者,由他们来探讨解决这些问题,更加真实,更能抓住问题的本质;同时孩子自己制定纪律约速制度,执行起来更加自觉,效果更好。
        三、坚持人文关怀,在管理环境上变对手为助手
        师生建立起互助关系,便减少了许多猜疑、对立,甚至争斗。师生关系和谐了,班集体便有力量克服前进中的阻力。[2]要彻底杜绝师生对立冲突事件发生,建立班级和谐师生关系,教师的人文关怀是关键。
  (一)关心每一位中职学生的人生需求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需求,有物质上的吃、喝、住、穿,更有精神的爱与被爱,得到肯定,受到尊重与赞美等;相较于普高学生,中职学生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有欠缺,因此,他们这两方面需求更加紧烈,尤其是精神方面的需求,职教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如关心每一个单亲孩子的性格发展,教者主动向每一位见面的孩子问好,帮助意志消沉孩子树立战胜困难勇气,帮助其扬起对美好未来生活的信心。
(二)对有缺点有错误的孩子应加倍关心
        热爱关心守纪的孩子容易,而热爱关心犯错误的孩子则困难,其实这些犯错误的孩子更需要爱,需要认可与尊重,教者一定要通过这些孩子犯错误的现象去分析其心理状态,如痴迷玩手机游戏、屡次迟到、早恋、打架斗殴等现象,透过孩子的错误行为,分析其对学习、对生活、对自己不负责任的深层次原因,帮助学生重拾生活信心,从而让学生体会到教者是在帮助他而不是在管他,是在爱他而不是治他,你是孩子的良师益友,孩子就会自觉当你的得力助手。
        四、坚持正面引导,在管理目标上从追求班级稳定到培养孩子当家做主
        学生自治往往会被误当成学生多问事,教者少做事,其实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这一误区:学生自治,不是自由行动,而是共同治理;不是打消规则,而是大家立法守法;不是放任,而是练习自治的道理。既然是学习自治,那么教者的正确引导就十分必要。
        人民当家做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质,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做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体现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自身利益的实现和发展上来。[3]从社会生活和人民自身利益的实现这两方面解读,就应当包含这样的内容:即培养人民具有真正的当家做主的能力。今天的中职学生就是将来国家的主人,因此,旗帜鲜明地正面引导他们自治,于学生于国家与我们党十分必要:一是要坚决执行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倡导正能量,学生自定的班规制度只能是“中职生文明公约”以及其它规章制度的具体补充和完善,决不能允许唱反调。二是要将孩子自治能力培养与其选择学习专业特点及其自身职业规划方向结合起来,班主任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自我管理,把班级搞得井井有条,而应站更高层面,那就是,通过自治训练,让这些职校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无论干什么,都能有主人翁的意识与担当,全体国民自治能力提高,国家应当更加有序,社会应当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3.

(2)魏书生.教学工作漫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4.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