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张国娟
[导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

        张国娟
        德州市陵城区第四中学 253500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的地理学科品质和地理核心能力,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具有的关键的、必要的共同素养,是地理知识、地理学科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综合表现。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应该是地理教师研究和关注的重要方面。基于此,本文章对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引言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的人生成长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核心素养的教育方式下进行地理的教学,就需要以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人生目标为正确的方向,并且在教学中不能够急功近利,要让学生从所谓的考试思维方式中脱离出来,从而保卫学生的成长道路的良好发展。
一、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实践能力、人地协调能力、地理综合思想观念和地域认知能力等层面。地理人地协调是指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在同一个空间上的协调能力,是基于人类对于地理环境的认识与理解基础上实现的;地理综合思想观念是指人类在已知的地理学的理解上对自然环境中各种地理环境的形成、变化和认知的思维模式;地域认知是指人类对于同一个空间中的自然环境地域变化的预测、分析和解释的能力。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层面,在综合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可以全方位地提升地理学科的知识能力和地理模型构建的思维能力。
二、初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目前,我国现阶段对于初中地理的教学中还存在大量问题,尤其是在初中地理教学方式上,大多数是教师来主导课堂的教学,采用一般的灌输性的教学,学生对此并不能激起什么学习的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地理的学习时并不能很好的进行学习。其次,在地理的教学评价上也有很大的问题,教师都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心理影响,都非常自然的将考试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好差的唯一指标,这具有严重的误导性,这会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师往往都只是重讲解,重课本,重教学,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和思考的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依旧存在,学生只是学习地理的知识,而没有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这就让学生们缺失了实践和探究的机会。此外,在对学生的个人素养的培养上,一部分的教师还严重的缺乏对核心素养的认识以及对实践的探索积极性不强,这就严重的限制了我们对核心素养价值观的探索和指导价值。
三、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
        (一)结合生活社会热点,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地理核心素养要求地理课堂具备时代性,即地理教学资源要与生活、时代环境紧密相连,这样学生才能用地理眼光看待生活问题,逐渐培养解决实际问题、推动社会发展所必须的地理知识能力和思维素养。因此,教师在创设地理情境时要结合社会、生活热点,让学生在自然、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感受地理知识对生存发展的积极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地理价值观念和思维素养,最终构建核心素养环绕的地理课堂。
        (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满堂灌的教学形式,只能让学生进行被动的学习。一味地死记硬背会局限学生的思想,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的体现。因此,教师应该通过积极构建创新型地理课堂,为学生提供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三)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学生知识网络
        思维导图是教育改革中所形成的一种新型教学工具,在教学中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和结构。并且,思维导图能清楚地呈现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我们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拓展延伸,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及水平。在网络教学中,思维导图的运用更能让学生把碎片知识进行整合,化零为整。其运用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教师呈现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构架知识网络,另一种是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自己学会绘制并运用思维导图。特别是复习课,综合性比较强,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的整体框架并熟练运用。
        (四)有效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地理老师只进行语言讲解,应用黑板板书实施课堂授课。可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读图能力。老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研究应用相应的方式改变和更新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读图能力。老师可以针对传统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有效辅助,增加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和灵活性。实际课堂中,应用多媒体课件对地理图册实施直观展示,有利于老师讲解地理知识。具体教学中,老师可以把需要讲解和要重点观看的地图进行放大,这样可以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及地理知识详细清晰的了解。如果有必要,老师也可以应用三维动画进行相应图例展示,这样能使学生学习和掌握各种地理知识,也会提高学生的地理智力水平。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用先进的多媒体课件,能使学生以三维化形式对各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解,也会明确我国各省市范围、地理位置、形状等各种其体情况、进而有效建立相应地理事物空间概念,使学生对地理知识详细了解和学习。
        (五)强化课外实际探索,提升学科实践能力
        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背负着学业上的巨大压力,长时间的压力会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因此,在地理教学中,针对某一项教学主题,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地理课外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地理课堂中,为构建生本课堂、渗透核心素养教学奠定基础。组织学生参加地理综合实践活动,切身体会地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每个学期带学生外出参加一次地理实践活动;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让有条件的家长带学生到户外进行实地考察,探究地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特别是“研学旅行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的地理实践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课外活动都是地理学习的载体,许多抽象的地理问题,因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变得易于理解和记忆。
结束语
        在新时代的地理教学中,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认识程度,让地理真正的成为促进我国学生全面发展的学科,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能够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从而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中学地理教学策略研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281-282.
[2]刘春晓.浅谈初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38-141.
[3]刘慧华,余云,叶滢.核心素养与初中地理研究概述[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16):18-20.
[4]古力努尔·朱马什.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196.
[5]施扬喆.培育初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的路径分析[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396-4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