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兰
高中政治 陕西省合阳中学 715399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相融合,已经成为学校开展思政课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学校各级主管部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给予高度关注。当务之急是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思政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使得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本文基于高中政治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
在数个朝代的检验与继承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定型”的教育资产,促进着中华文明的不断发展,儒家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主导。道家、佛家以及法家等多种文化以及各民族风俗习惯与儒家文化共同组成了特色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备着教育价值。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思想所强调的是“积极入世”的政治思想,主张个体与机体的社会责任凸显,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也具备着现代价值,在高中教育教学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象征着其本身的价值取向、教育内容以及教育规范。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为学术界、教育界等提供了文化发展背景。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中政治
教育之间的关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前的高中政治教育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通过高中政治教育得以传承和弘扬,在这一层面上教育教学领域必须要成人中国传统文化对教育教学起到的引导作用,高中政治教育教学开展的目的包含道德观念和思想观点的辅助树立,使学生政治认知保持在规定的轨迹中不断的提升,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政治教育属于一种思想引导和行为教育,能够促进受教育者在未来的发展中拥有一个符合社会实践活动需求的思想品德。此外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实现学生文化素质、思想道德方面的有效引导,在这一层面上,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渗透起到了一个开拓视野的作用,帮助受教育者三观的自我更新。此外我国的《教育法》中也有明确的规定,教育教学的众多目标中应当包含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继承。总体来看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对高中政治教育的结果存在积极影响,弘扬与继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高中政治教育。
二、立德树人对高中政治教学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高中生思想觉悟。高中政治学科对学生最积极的意义为立德树人,立德树人的关键为将学生摆在重要位置,重视学生思想意识,发展学生德智体美劳,进而提高学生自身思想觉悟,能够增进学生对红色思想文化的理解,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感受红色文化气息,让学生拥护党,相信党组织,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达到让学生为社会主义建设以及中国梦的实现而读书。这种教学理念的提出,是针对当下新时代的基本要求,在政治教学做出的改进,是全面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具体落实,让学生不光学到知识,还学到了思想,还学会做人。(二)能够增强教师思想道德水平。高中政治教师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应当摆正姿态,树立榜样的力量,以积极姿态对待学生,在学校中,教师为学生的亲人,是学生第二任父母,为其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指引者,因此,教师务必要以身作则,不断增强自身思想道德水平,指引学生未来前进道路。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严格要求自己,从每一个学生做起,分析他们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多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来让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做出指导和改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政治课堂中发展自己,培养自己。(三)能够创新教师自身教学方法。不仅如此,立德树人教学理念的提出,是让高中政治教学从应试教育到教书育人教学的根本,能极大地促进当下高中政治教学的改革。立德树人教学理念,让高中政治老师从以政治课本以及教材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综合素养为主的教学改变,是真正从学生出发,为学生考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学,这是高中政治教学的一大进步。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对策分析
(一)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要通过校园基础设施的完善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教育的实效性。学校可以从基础设施着手,在学校的公共场所设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宣传标语,更要通过各类宣传资源来弘扬传统文化。第二,要完善校园制度文化,通过具有鲜明政治方向的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到实处。第三,以丰富而精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法制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体验活动等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工作。校园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接触校园精神文化活动的过程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学生生活、融入学生头脑精神文化的关键时机。
(二)从教材中提炼精髓,找到德育教育开展的起点
教材是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最主要的依据和切入点,也是课堂教学改革得以深入的关键点。作为高中政治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努力找寻到德育点,把丰富的德育素材与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结合起来,探索出最佳的开展时机,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科学地规划和安排,把德育教育的精髓用到实处,以发挥德育教育的强大优势。随后在备课内容中加入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制造活跃的课堂氛围,丰富教学手段,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将“德育案例”播放给学生,促使育德教育得到有效教学成果。
(三)注重问题引导,加深学生德育认知
在传统的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过度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给学生灌输知识。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样的政治课堂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的土壤,不利于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影响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教师在渗透立德树人理念时,可以在课堂上用提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之中,借助富有议论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思考与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德育知识的认知,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例如,在学习《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时,教师可以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来对学生进行提问,“假如最近城市内出租车问题频发,政府就出租车管理问题向全市人民征集管理意见投票,那么作为公民的你,有权利和义务投票吗?”“会对你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果你发现某地公职人员存在不合理的行为,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能够通过思考与讨论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让学生学会合理运用自己的政治权利,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树立学生正确的权利观与义务观,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结束语
新时代教学,教师不仅需要教导学生知识,培养学生深厚的知识素养,还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的德育素养。学生如果空有深厚的学识,而没有与之匹配的道德,德不配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会对学生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教师应当加强在政治课堂上对立德树人理念的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颖.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有效融入高中政治教学中[J].华夏教师,2019(24):39.
[2]王惠芝.深植文化基因的课堂实践——以高中政治“文化创新”一课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6):34-36.
[3]张芳.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高中政治课中的开发利用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9.
[4]刘现妹.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探析[D].广州大学,2019.
[5]崔园园.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文化认同培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