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喆星
唐山市第五十三中学 063000
摘要:伴随着核心素养在教育教学中的渐渐推进,全面发展学生的基础教育越来越重要。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有助于学生历史文化的素养的提升,可以引导学生拥有强烈的爱国情怀,促进学生社会责任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初中的历史教学上,就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教学上的改进,使得历史核心素养贯穿整个历史的教学过程,促进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完善初中的历史教学,促进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渗透;实践性
前言: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旨在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能够清楚了解历史文化,建构完整的历史体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怀,使得学生拥有良好的历史文化素养。初中历史学习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基础的历史学习方法,但是学生的历史自主学习能力还比较欠缺,学生在历史文化素养没有得到提升,学生在历史学习中没有得到全面的发展。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历史核心素养渗透在历史教学中是比较有发展性的,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意义
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一般以自身为主体进行历史内容的讲述,大多数情况忽略了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没有在学生历史学习的方法上进行指导,缺少对于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引导,对于学生的历史价值观的构建不是很重视,使得初中学生的历史学习没有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使得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内容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建立一定历史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1]。
二、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策略
(一)通过情景创设,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定的情景,使得历史课程更具生动性,让学生通过情景进行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具体教学时,可以先进行情景的引导,使得学生可以快速跟着老师的思路进入课堂学习,然后可以根据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中时间与空间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懂得历史中时间与空间的多种历史分割方法等。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让学生懂得通过时间或者空间进行历史分割,促进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出示夏、商、西周时期的青铜器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辨别分别是哪个时期的物品以及名称,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通过物品去进行历史时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根据时间进行历史分割,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时空观念,懂得运用时空观念进行历史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二)问题探究法引导史料认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史料认证的历史核心素养,能够培养学生的历史探索精神,通过历史史料的认证让学生清楚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让学生在历史中懂得生活与学习的意义。教师可以先根据课程内容进行问题的设计,在课程的导入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组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资料的查询,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史料认证[2]。
例如部编版初中九年级历史《探寻新航路》一课中,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相关视频的播放导入课程,然后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视频中说公元1500年左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的开始呢?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在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接着,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分组通过材料的梳理进行问题的探索和证实,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享。
(三)结合生活实际,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历史内容,提升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教师教学中可以抓住课程中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理解历史内容,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例如在部编版初中八年级下册历史《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中,教师就可以将历史内容与生活实际相链接进行历史内容的教授。教师可以展示以前的相关衣、食、住、行图片与现在的衣、食、住、行图片,让学生们通过对图片的对比进行探讨交流,从而导入课程,使得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运用历史的前后对比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更加理解历史内容。
结束语:历史核心素养指导着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中通过历史核心素养的渗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建构了历史内容体系,促进了学生历史文化素养的发展。并且,学生在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情感更加的丰富,思想道德意识更加的明确,很好地促使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亚云.历史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00 (012):P.141-142.
[2]周红艳.浅析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魅力中国,2019,(20):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