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何芳
[导读] 教师一定要重视初中音乐这一课程的开设,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音乐中实现知识、能力、品质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

        何芳
        营山县木顶完全小学校   
        摘要:教师一定要重视初中音乐这一课程的开设,让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得到核心素养的培养,在音乐中实现知识、能力、品质的协调发展,从而使得学生得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应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音乐课堂;核心素养;策略探讨
        在新课改的教学政策中,明确要求各个学科应当树立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目标,并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来重新构建教学体系,形成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完成教学的创新与改革。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是新课改中的重要教学思想,更是促进初中音乐教学向前发展的关键因素。教师要在课堂上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强化教学互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断提升教学效率。
        一、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科学性
        用老思想进行新教学是不可取的,但是,如果只有新思想,没有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新方法,最终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初中音乐教师要在充分了解音乐核心素养的内涵的基础上,学习国外先进的音乐教学方法,阅读大量教学案例,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理论的知识结构,让自己在教学理论知识方面走在前沿。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知识,不仅仅要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还要探究音乐的文化内核,从深层次把握音乐学科的价值,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音乐核心素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趣味性和有用性,将课堂的主动权更多地交给学生,实现“少讲多学、精讲多练”。
        二、丰富中学生的音乐理论知识
        在初中阶段,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还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往往都是靠个人的主观情感来进行感知的,在欣赏完一段音乐曲目后进行评价的时候,做不到有理有據。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应从最基本的乐理知识入手,教授学生系统化的音乐理论知识,这样学生就能够从理论的角度更好地体会音乐中的韵律美。初中音乐教师应基于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目标,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学生对于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乐理知识大多是抽象且乏味的,因此教师在教授时,首先,应注意结合中学生的心理需求,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使乐理知识变得形象有趣起来,这样学生就不会对音乐理论知识产生厌烦的心理;其次,教师应根据音乐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设定系统化的乐理教学目标,并以此来对音乐课堂展开设计,强化中学生对音乐理论的认识,为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好前期的铺垫工作。
        三、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如今社会稀缺的人才是创新实践型人才,所以要推动各项事业的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实践素质作为重点,满足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在初中音乐学科教学当中,教师要把握教学旋律和根本的教学要求,通过创新改革音乐教学模式来促进学生创新以及实践能力的发展,既让学生拥有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要促进师生之间的密切交流和合作,提高核心素养教育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梁山伯与祝英台》时,为了渲染音乐背景,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情境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与之相关的影视资料,深化学生对该故事的认识,把学生带入到特定情境当中,之后再为学生播放凄美婉转的音乐,让学生在领悟作品内涵的前提条件之下投入实践表演。
        四、媒体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多媒体已经广泛的运用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初中生在对于新鲜事物总是充满着好奇心,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多媒体技术的加以应用,使课堂能够更加的高效。让学生不在仅仅只是拘束在教育的书本中,而是通过更加有效的方法,通过多媒体中的课件、视频,音频等相关内容,来提起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构建一个高效的课堂,例如在学习歌曲《青藏高原》这个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从网络中下载一些关于青藏高原的风景图或者是相关草原牧场的小短片,在进行音乐教学时可以将这些视频和图片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结合场景中更好的理解作品。这种媒体教学能够从全方位的刺激学生的感官,提高审美的情趣。
        五、感知文化,弘扬民族音乐
        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西方文化思潮涌入中国,对本土文化造成极大冲击。由于中学生正处于建立“三观”的关键时刻,参差不齐的文化影响对他们的思想与行为非常不利。尤其一些学生沉迷于日韩文化,崇尚欧美文化,盲目的崇洋媚外造成心理认知的扭曲。面对这一现实问题,音乐教师有责任引导中学生的思想道德认知,通过音乐为载体启发学生认知世界,从思想文化层面为他们注入更多的“正能量”,端正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在具体教学中,要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与音乐鉴赏活动相结合,开发丰富的民族音乐教育资源,如山歌、小调、号子等。既要引导学生了解各国不同的音乐作品,体验文化差异,也要引导学生鉴赏中华民族音乐作品,感受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将本土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相结合,拓宽音乐事业,激活民族自豪感与爱国情怀。
        六、拓展音乐教学内容,丰富初中生自身的情感体验
         大多数初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音乐教学时,只是将音乐教材中的相关知识或者歌曲教授给学生,这就大大限制了音乐教学内容,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效果。因此,初中教师需要结合相关的音乐知识拓展音乐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丰富学生自身的音乐情感体验,以此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精神[3]。初中教师可以对当地的风俗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与调查,将涉及音乐知识的内容加入音乐教学过程之中,加深学生对家乡文化的理解,增强学生对家乡的喜爱之情。初中教师也可以针对建军节或者国庆节等相关节日开展特殊的音乐教学,将歌颂祖国、歌颂军人的歌曲播放给学生听,并向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历史小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师在地学生开展教学过程中,更需要教师能够结合实际情况来对学生开展有效的教学规划与设计,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所以音乐教师需要能够不断的通过实践来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实现学生在当前阶段下的有效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林丽清.核心素养下初中音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学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8(01).
        [2]任淑貞.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36).
        [3]林友香.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下),2017(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