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亦垚
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 635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初中体育教学的要求有所提高,课程效率成为教学质量的重要衡量指标。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新课改要求为指向,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法,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来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综合发展。本文针对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
高效课堂是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内容。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终极目的就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和健康地成长。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明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到构建高效课堂的意义,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健康体育知识,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拥有更好的身体和更充沛的精力学习文化课内容,成为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在兴趣的驱动下才会产生主动学习的意愿,所以初中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这也是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前提。例如:在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中,有些学生会抱怨教师示范的动作不全面,甚至无法看清楚动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适当引入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动画等方式呈现标准化、规范化的动作或技巧,让学生在反复观看中掌握知识和技巧,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进而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1]。另外,初中生的表现欲较强,希望获得外界的认可及关注,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小先生制”,即:由体育技巧和动作规范的学生担任“小先生”,对其他学生的体育动作进行纠正或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小先生”可以轮流替换,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及学习热情,让学生在指导中巩固知识和技能,还能优化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做好备课工作
课前的备课工作直接关乎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在课前环节认真备课,合理预测课堂上的教学风险,则能确保课堂上的教学相对轻松,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如果教师在课前敷衍了事,随意讲授,往往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甚至产生厌学心理,降低课堂效率。初中体育课程相对灵活,在教学要求方面不太严格,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做好备课工作,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依据,科学安排课程教学计划,以便构建高效的课程。
例如:每堂课的课程主题不同,使用的体育器材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备课时要详细了解体育器材,思考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轻松理解器材的规范使用等,综合思考诸多不可控因素,这样方可有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突发状况,高效完成教学的目标和要求。又如:开展中长跑运动项目之前,教师可以先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体能情况和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
三、丰富教学内容
初中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应该设计丰富有趣的教学内容,或者是优化组合不同的教学内容,以此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兴趣[2]。例如:开展以投或跳为主题的教学活动时,应该引导学生在投或跳的过程中感受到训练的乐趣与美感;开展蹲踞式跳远的授课活动时,可以借助瘪气篮球进行轻物投掷的练习;开展立定三级蛙跳的活动来训练学生的跳跃能力、肢体力量、身体素质。通过这样的授课内容,学生能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轻松了解和掌握相关动作的技术要领,获得身体活动能力的发展,为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做好铺垫。
四、优化教学方法
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改善,这样方可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需求,而改善教学质量的关键就是教学方法的优化,这也是打造高效体育课程的有力举措[3]。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灵活运用软硬件设施,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播放篮球运动的视频,对其动作要领进行讲解,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或者是以学生的特点为依据,积极探索或创新教学方法,如:设计对抗性或游戏性的活动,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篮球练习,在合作学习中探究篮球技巧、在相互对抗中了解自己的不足和优势,有针对性进行改正。此外,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其他因素,如健美操、音乐等元素,让体育运动更富有趣味性和生动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综上言之,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兴趣为依据展开教学,采取有效措施来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如激发学习兴趣、做好备课工作、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打造优质高效的体育课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林红.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析[J].体育师友,2018,41(6):1-3.
[2]李娟.基于初中体育高效课堂构建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32):296-297.
[3]马俊霞.浅析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