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骁
四川省营山职业高级中学
引言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关乎国家的兴旺发达。从如今社会的发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来看,人才评价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中职学生,要想在当今社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复合型技术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已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
1 中职教育的特点
中职教育和其他院校的教育相比是具有其特殊性的,主要表现在中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职学生的单一职业技能。与普通高中相比,中职院校除了文化课外,还开设了相应的专业课,在专业课的教授过程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当今人才市场中,综合素质越高的人,其竞争力就越强。所以,对中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且是必然的。中职学生普遍年龄偏小,基础较差,自制能力不强,学习缺乏主动性,如何针对这些特点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为了中职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2 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虽然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教学内容和目标中也都有所体现,但更多的是将创新当成噱头,实质上并没有体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同时,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软硬件不断升级。在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还存在教学内容滞后的现象,部分教材中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仍在学习早已不再使用的瑞星杀毒,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强,实用性差。许多教师也倾向于基础性知识教学,教学理念没有得到创新。
3创新能力的培养
1设定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意愿,决定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教师不应该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限制,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首先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自由发挥,展现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教师要重视教学目标的导向功能,既要有认知目标,更要有创新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目标。
2 调整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悬念设置法、教学实践演示法、举例说明比喻法等形象生动地组织教学。
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产生不同的效果,改变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机奥妙,培养创新能力。
在授课过程中应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让学生直接参与探索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成就感。在计算机教学中,改变填鸭式教学方法,可以将课堂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教师讲授,后半部分布置练习。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并独立寻找答案。鼓励学生去发现新问题,大胆地引导学生试验,并提供可行的处理办法,使学生在不断的操作中,总结出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提高学习的气氛应让学生在课堂上互相交流,在交流、试验过程中,学生们不断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完善,最终不但能掌握要求的全部内容,而且对学生来说,感到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怎样去学习一种软件的方法,为学生今后能独立使用其他软件奠定了基础。
3活用教材,锻炼创新思维
创新始于问题,源于实践,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在计算机教学中要对教材合理运用,通过教材与实践操作的完美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要教学生产生质疑,通过不断的质疑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产生好奇心,老师要针对不同的教材内容,进行多种形式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彻底摆脱习惯性认知的束缚,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能够从多层面、多角度来分析问题。其次,要教会学生主动发现,计算机教学具有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老师要结合教材对课程进行综合性设计,挖掘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内容,正确引导学生提出恰当的计算机综合设计课题,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完善评价体系,体现创新成果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不对学习成果进行考核,培养创新能力将是一句空口号。通过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多维度检验学生的创新成果。在教学评价体系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学生平时表现占20%,以此来约束学生认真学习,笔试理论成绩占35%,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实践设计占总成绩45%,主要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此来检验学生的创新成果,从多角度来了解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结束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中职学生,培养创新能力亦是如此,需根据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计算机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技能之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所以既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更要加强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但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见效的,必须依靠老师持之以恒的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火花,帮助学生养成创新习惯,从而获得创新能力。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了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动态,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为学生留足空间自由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