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文
陕西省志丹县顺宁镇纸坊小学 717500
摘要:文字是所有学科的基础,文字书写规范对于小学生语文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帮助学生写好文字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现代语文文字书写课堂上,面临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目前小学生书写的文字较撩草,学生对于文字书写课堂不在意。但是老师和家长十分重视此问题,书写规范和书写姿势已经是老师和家长重点观察的问题。老师应该在课堂中主动的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是否错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老师也应该更加重视书写文字的课堂,丰富课堂内容。创造多种教育模式融入到课堂中,使得书写课堂变的更加有趣,让学生学会更加规范的书写方式。书写规范的习惯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耐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生、书写规范能力、培养策略与分析
一、小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原因
1、网络科技的发展,弱化了文字书写的作用
随着网络科技不断地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脑、手机等等科技设备在 人们生活中普遍的应用,使得学生越来越弱化文字的书写使得文字书写能力不断的下降,最终导致书写文字困难,撩草。学校老师对于文字书写的要求也不 断地降低,使得学生越来越不在意文字书写规范。网络也使得学生的动手写字的时间不断减少,学生也对于文字书写规范开始不断地忽略。
2、书写姿势错误,书写能力下降
小学生在学习书写的过程中经常根据自己的舒适程度来选择书写姿势例如: 本一歪着写字,握笔的姿势也不正确,抓的太前面或者太后面,使得学生没有办法掌握书写的受力点。使得学生不能够将文字写的更加好看。不标准的写作写作姿势也导致学生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威胁,不正确的写作姿势也导致学生很难 将字体的结构掌握清楚。导致学生很难将写字与认字同时进行。
二、培养学生书写规范的策略
1、加强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合作培养书写规范能力
学校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相互配合。共同帮助学生改变其错误的写字姿势。
主动关注错误姿势错误的学生并且加以改正,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在家中督促学生采用正确的书写姿势,在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能力之前应该先矫正错误的写作姿势。矫正错误的写作姿势,有班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写作姿势的矫正作为一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在加强学校与老师沟通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学生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增加学生家长对于学校的满意度,从而促进学生认真主动的学习书写。
2、丰富书写课堂内容,增加学生的积极性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知,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老师应该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书写规范以及让学生认识到书写规范错误对自己身心所造成的伤害。比如,老师可以制作精美的PPT以及微课视频来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书写姿势,并且让学生在课堂中书写时才用正确的知识。利用微课视频来讲解书写姿势错误对身心及自身的发育所带来的伤害。同时也给学生展示漂亮的字体所给人带来的好感,帮助学生说书写榜样,提高学生对于书写课堂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于漂亮字体的强烈欲望,从而严格要求自己。老师可以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兴趣爱好融入小学课堂提高学生课堂的注意力。比如老师可以利用明星效应,通过书写某明星的名字,来提高学生对于书写规范的渴望。
3、考试周应该适当布置书写作业,练习作业
老师应该适当的布置学生进行书写规范的锻炼,每星期一次或每星期两次,来提高学生对于书写的规范意识。书写规范能力并不是一天就能够培养成功了,需要长久的坚持以及不断地练习,在帮助学生培养书写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培养耐性。在培养的学生的书写能力的同时老师可以让老师将学生不同阶段的书写作品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从质变到量变的过程。老师还可以利用此作业来激发学生的胜负欲,将学生所写的字体进行比拼,评出优秀的书写作品,并且给予一定的奖励,满足学生的渴望被夸奖的心理,并且将其作品展示在班级的园地中,供其他学生学习模仿。在鼓励了学生认真书写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书写规范所带来的满足感。老师也可以在学校中举办书写大赛,来鼓励学认真规范的书写,通过奖品的诱惑来提学生的积极性性。
结语:书写规范的培养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在此期间需要学生,家长,老师相互配合,相互监督最后形成正确的书写习惯。在学校,老师应该主动观察学生的书写姿势与规范,如果错误老师应该主动的帮助学生改变,并且主动与家长沟通共同纠正学生的错误。老师也应该主动的丰富书写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培养学生的耐性,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在老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共同培养书写规范的学生。
参考文献
[1]王文怡.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汉字硬笔书写能力的培养[J].清风,2020(16):83.
[2]吴新平. 小学语文汉字书写教学策略探讨[A].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