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 李丽
[导读] 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之下,推崇“立德树人”,所以为了实现该目的,必须帮助学生构建核心素养。
        李丽
        陕西省合阳县新池镇中学   715302
        摘要:在新时期的教育背景之下,推崇“立德树人”,所以为了实现该目的,必须帮助学生构建核心素养。在当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群文阅读则是有效的途径之一。在语文课上,阅读作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理应承担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任。对此,文章基于群文阅读,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进行了分析,以期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推动学生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群文阅读;学生;核心素养
        相对普通的阅读教学而言,群文阅读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在初中语文课上,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阅读方式进行丰富,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阶段,对于语文的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来确定主题方向,对阅读资源进行组合,以此来优化阅读教学,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群文阅读,培养学生语言能力
        在初中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学生语言能力这一核心素养的解读是这样的:通过丰富的语言实践,锻炼初中生积累、梳理、探究、整合资料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特点与应用规律,并利用具体的语言情境锻炼学生语言交流能力。在近些年来,群文阅读逐渐地成为语文教学提倡的有效教学方式,通过指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阅读,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便可以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琢磨语言运用的技巧和特点,对语文知识点进行归类,了解其中存在的规律,实现知识的巩固和迁移,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开阔学生的思想视野。例如,在教学《春》时,可以将《济南的冬天》、《秋天》等文章放在同一专题进行讲解,使学生感受不同作者对于不同季节的语言描述,使学生在欣赏四季景色的同时,琢磨这些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和特点,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知识,增强自身的感悟能力,实现自身语言能力的提升。
        二、借助群文阅读,优选阅读教学材料
        在初中语文课上,对于群文阅读教学方式的应用,需要对阅读教学材料进行筛选,才能够有效地将群文阅读的优势发挥出来。首先,确定议题,巧选材料。在开展群文阅读时,对于阅读材料的选择,主要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者多个议题,选择多种文类、风格的材料。所以,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能力、思想等特点,以及教学内容,来确定议题,并依据议题有目的的来选择阅读材料。其次,依据材料,确定方式。在整个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依据选择的阅读材料,来确定呈现方式。例如,在教学《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浏览、跳读、扫读等方式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将文中的关键词圈出来,让学生谈谈对此的理解,然后教师让学生使用这种阅读方式阅读《背影》、《台阶》、《老王》等文章。

再让学生将这几篇文章中对人物描写的段落进行反复的阅读,分析人物描写的特点,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快速的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借助群文阅读,拓展阅读教学方式
        首先,诗歌群文阅读。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古诗词,而对于这些知识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对其进行归类,并对每类诗歌确定一个主题,然后按照主题性教学,讲解古诗词,帮助学生有效的掌握学习诗歌的技巧。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的田园诗,教师便可以将其归为一类,如《归园田居》、《游山西村》、《饮酒》等诗文。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如教学《归园田居》时,教师便可以将教材中的学习资料进行整合,将《游山西村》、《饮酒》等诗文一起进行教学,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田园诗的特点。又如,中国的诗歌题材比较广泛,其中有很多的思乡诗,教师便可以设计以“思乡”为主题的群文阅读活动,先让学生学习《天净沙·秋思》,感受漂泊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并让学生分析作者是通过哪些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思想之情的,然后让学生阅读《春望》,引导学生感受作者伤乱思家之情,并引出《渔家傲·秋思》,使学生感受作者的忧国思乡之情。
        其次,童话故事群文阅读。知识来自生活,对于童话故事来说,亦不例外,并且在不同背景之下创作的童话故事也不尽相同。但从这些童话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内涵来看,都是向人们传递真善美,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丑小鸭》是安徒生笔下的一篇童话故事,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所处的背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分析这篇童话。同时,在安徒生的童话中,还有很多类似主题故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是反映那个时代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教师就可以推荐学生阅读类似的故事,然后让学生在课后写读后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最后,散文的群文阅读。在语文课上,教师在教学《春》这篇散文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感受散文中的语言之美。先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默读,然后将文中优美的句子划出来,并分析其美在哪里。通过对文章进行分析,引导学生体会朱自清所用词语的典雅,并掌握作品中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来造句,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之下,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改革,“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在此教育背景之下,群文阅读在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改进学生的阅读速度与思考方式有着积极意义。因此,在初中的语文课上,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及阅读教学的现状,结合群文阅读教学方式,优化阅读教学结构,拓展阅读教学资源,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继存.搞好群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文理导航(上旬),2020,(09):21.
        [2]芮艳红.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陕西理工大学,2020.
        [3]张素艳.群文阅读如何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J].课程教育研究,2020,(31):79-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