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植“六个解放”,构建素质课堂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金平
[导读] 2013年开始,我校的课堂改革全面开始探索,几乎每次大会小会都会提到课堂改革,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课改中心”,由课改中心牵头,全面推进课堂改革。

        金平
        宜宾市一曼中学校   
        2013年开始,我校的课堂改革全面开始探索,几乎每次大会小会都会提到课堂改革,为此,我校专门成立了“课改中心”,由课改中心牵头,全面推进课堂改革。
        课堂改革不是闭门造车,为了学习课改先进经验,学校先后组织多次培训和学习,甚至外派教师到昌乐二中、开县中学、杜郎口中学等课改名校驻扎学习,经过多次研究和探索,我校的课堂改革并非叫“高效课堂”,而是“素质课堂”,因为素质课堂更适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不管是高效课堂还是素质课堂,本质都是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想学”彻底转变。
课堂改革不只是课改中心或校级领导班子的事情,更是全体教学人员的事情,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更应该积极探索素质课堂的构建,素质课堂是什么、怎么搞等等是我们应该积极思考的问题。一天,在浏览网页的时候,无意间看到了几篇关于陶行知先生的“六个解放”理论,看了两段之后,瞬间就有了拜读的冲动,拜读完后,素质课堂的构建框架逐渐清晰了起来,信心越来越足。“六个解放”理论完全可以移植到我们的素质课堂中来。
一、解放头脑、丰富想象
解放头脑,丰富想象,就是师生摆脱传统模式当中的定式思维和模式,为学生营造更丰富更广阔的思考空间和想象空间。“条条大路通罗马”,作为教师应该放开教条的束缚,更新观念,并不是只有老师指引的路才能通往“罗马”,学生也可以自己重新发现甚至开辟另外的通往“罗马”的路,因此我们在编写素质课堂重要载体--导学案的时候,在不偏离考纲要求的同时,尽可能的让导学案“活”一些,不要太死板、太机械,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空间和机会,放飞想象。
二、解放双手,创造思维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学时主要教是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的创造性能力才能得到体现,思维才能得到拓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从导学案的设计到课堂展示再到知识结构的梳理,我们都应该改变原来的老师讲解,学生做笔记的传统模式,教师巧妙的设计探究活动,学生们通过自己动脑动手或者合作式探究,找到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开辟出自己通往“罗马”的阳光大道,老师只是在方法上给与引导,或者在难度确实较大的知识点或问题上进行讲解。学生只要自己敢动手了,愿意动手了,效率自然而然就能得到提高。

当然,学生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难免会走弯路或者犯错误,老师只要做好多鼓励、少批评,学生的干劲将会更大,学习上将更加主动。
三、解放眼睛,发展思维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两只眼睛,便是一对天文镜”。解放眼睛,就是让学生看到所爱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为“创造”提供一个润泽的“温床”。解放眼睛,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分析问题,生活中常常听到“很多事情换个角度就会有不同的收获”等类似的说法,实际上我们的学生往往看问题角度太单一、思维容易陷入死胡同,引领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现象、分析事情,思维才会更加活跃和敏捷。需要解放眼睛不仅仅是学生,老师也应该解放眼睛,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固化在学习成绩上,我们更应该结合我校“六个坚持”系列活动,从活动中去发现和欣赏学生的闪光点,并适时予以鼓励和表扬,往往会比我们在学生面前一味的强调学习成绩效果更好。
四、解放嘴巴,敢于表达
我们所教的学生往往是这样的,阅读时不愿意甚至不敢读出声,不主动回答问题,不敢发言等等,始终给我一种感觉,再这样下去,我们的学生将来都会习惯性的选择沉默,成为“哑巴”,这更需要我们来解放学生的嘴巴,让他们尽情的读、尽情的说、尽情的演讲……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 “有话直接和先生说。并且高兴心甘情愿地说”, “孩子得到言论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该思考从问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面如何让学生更多的开口,让更多的学生愿意开口,喜欢开口。
五、解放空间,创造能力
“将教育送到大自然、大社会、大森林中去”, “解放空间,把小孩从文化鸟笼里解放出来,飞进大自然大社会去寻觅丰富的食粮”,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这是陶行知关于解放空间的疏义。反观我们的学生,大多数的时间都被禁锢在了教室里面,作为班主任及科任教师,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让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空间,鼓励学生积极走出教室,去体会世界有多大,而不是整天待在教室里像“井底之蛙”似的,正所谓“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我相信学生有了自己的空间,想象力会更加丰富,劳逸结合才会有成为现实而不是整天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已。
六、解放时间,发展个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 “时间的解放是急需的解放,使大家有点空闲,想想问题,谈谈国事。看看书,干点于老百姓有益的事,还要有空玩玩,才算是有点做人的味道,给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并且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于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独立思考腾出更多的时间,课堂的安排不要每堂课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做笔记,试着让学生来讲,哪怕讲错了都没关系,老师最后还可以进行更正和总结。
课堂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白中人不断的探索和总结,落到实处。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打造出真正的解放学生的“素质课堂”。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