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 物课堂“讨论”模块的 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张世霞
[导读] 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语言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不能过于刻板,应该构建趣味多样化的生物课堂。初中生活泼好动、乐于分享、喜欢探讨,初中生物在构建生物课堂时应该善用此点,
        张世霞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第四中学 253500
        摘要:生物是一门综合性语言学科,课堂教学模式不能过于刻板,应该构建趣味多样化的生物课堂。初中生活泼好动、乐于分享、喜欢探讨,初中生物在构建生物课堂时应该善用此点,让学生在学中玩转生物课堂,玩中内化知识,提升素养。基于此,本文章对浅谈初中?物课堂“讨论”模块的?效策略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课堂讨论;?效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践行,在初中生物的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以最为正确的教学姿态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高效地进行生物学中理论的学习,并学以致用,将理论运用到实践当中。初中的学习,需要学生思维以独立,能够自主进行思考,并且对知识有着求知若渴的心,对问题可以不断进行深度挖掘以得到广度的价值。同时,初中的教学,也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培养有生物化的思维,让学生可以了解到生物学当中的核心所在,并且具有一定的生物素养。
一、简述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学方法单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更新与推进,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也要随之进行调整。根据教育学专家对当前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情况调查显示,仍然有大部分教师在使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进行教育教学。认为新课改提倡的教学策略效果并不明显,而虽然有部分教师使用了新的教学策略,但因个人接受度不够,还是在沿用之前的教学方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并不利于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也一直在教师的思路下进行学习与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教师对班内每位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了解,而当教师在提问时学生也并不能进行准确回答,师生之间也不能进行友好互动。
        (二)实验教学中学生自身缺少主观能动性
        实验本身的内容、过程和步骤,都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之前就已经设定好的,同时实验仪器和材料也是教师为学生们事先准备好的,而学生们只是被动地模仿教师教授的实验过程,没有思考整个实验过程的原因。而且即使学生们有自己的想法,也没有时间和机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实验。这样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兴趣,让学生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容易形成人云亦云的思维和不思进取的不良习惯,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和意识将会有消极的影响。
二、初中?物课堂讨论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促进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的灌输式教学,老师与学生之间几乎没有互动,忽视了师生交流的重要性。而讨论式教学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首先老师在制作讨论课程内容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该班学生的生物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制作适合该班学生的教学案例,了解学生这一环节,又能够很好地帮助老师与学生的交流。同时学生在学习之后,向老师询问自己的困惑,这一环节也能够加深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实验是初中生物这门学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生物教材上的很多内容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抽象的。他们有时候很难理解教师口头讲述的理论知识。这时候,教师如果能进行一些实验,让学生真正参与进去并验证一些理论,就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一些生物课本上十分抽象的知识及内容。但实验仅凭个人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求初中生物教师将学生合理地分为多个生物实验小组进行讨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让他们的实验进行得更加顺利,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初中?物课堂“讨论”模块的?效策略
        (一)要提高生物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教师职业素养的高低是决定讨论式教学方法能否出成绩的最基础条件。

职业素养高的教师在方法认识上、应用技法上都更胜一筹,在运用力度的把握上,都能做到收放自如。同时,教师对生物课程目标的认识比较清晰,能与日常教学进行结合,还会认真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容引申的含义和内容,进行相应思考,提高课程内容的深度,促使课程标准的有效达成。因此,新时代的生物教师,应该从提升自身能力做起,通过自学、在职培训或报考相关的辅导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让自身的教学水平能与教学的要求相适应,让讨论式教学法更好地运用在生物课程中,发挥生物课的教学育人功能。
        (二)注重课堂师生互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打破课堂上填鸭式教学模式,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要积极踊跃的参与到课堂中去,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断提出疑问,实现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日常的实验中,学生要注重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严谨性,规范培养学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自主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虚心求教,不要怕犯错,犯了错也要积极纠正,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三)规范引领,实施高效讨论
        首先,要确定讨论解决的问题,带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讨论的目的是解决问题,缺失目标的讨论注定是无效甚至是没有主题的“家常会”。其中,讨论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教学大纲规定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内心存在的疑点问题以及与所讨论问题相关的社会焦点问题。其次,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讨论。在预定的时间内,学生们围绕教师布置的讨论任务,经过认真思考后将个人的观点进行陈述,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和修正。在对问题进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包括鼓励学生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用不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表达和陈述观点,还可以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思维框架并对条框进行整理和记录,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思维导图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和班级的实际情况,分成大组或者小组进行讨论,对于人数比较少的班级,对问题的讨论要尽可能覆盖全体学生,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可以通过分组推荐代表的方式进行讨论,其他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追问、补充、修正和完善。
        (四)讨论式教学要与日常生物课相结合
        教师要把讨论式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中,必须让其与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学分析、日常教学相结合,才能有效提升生物教学。教师要通过有效设问,把他们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设问内容要以达成生物课程目标为出发点,以教材分析内容为有效依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集体或分组讨论。如果问题简单,讨论时间就应减短;如果问题复杂,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讨论十分钟,再请一到两组学生进行讨论分享,根据他们的分享,教师把握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和解决程度,如果发现学生讨论的不充分,可以进行引导,让学生再进行讨论;如果发现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瓶颈,教师可以将其设置为一个一个小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讨论式教学法,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结束语
        初中课堂讨论式教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摸索、不断实践的过程,并在尝试和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走向成熟。作为初中教师,一定要充满信心,不断思考和总结,尽最大努力投入初中课堂教学改革之中,从而真正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
参考文献
[1]曾凡敏.初中生物优化课堂互动的有效策略[J].华夏教师,2019(30):52.
[2]何进芬.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讨论式教学法的思考[C]..教育理论研究(第七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91.
[3]邵绍元.初中生物探究教学中提升科学证据能力的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9.
[4]张志宇.合作学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四.: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104-105.
[5]高艳娇.互动式教学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