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视角下思维导图助力于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浅谈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第21期   作者:庞娟
[导读] 所谓思维导图,就是将人在思考时的思维导向以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别人通过这个图,就能明白一个人大脑中的思考线路,因此我们也常称其为心智图。
        庞娟
        广东省湛江市海宁学校 广东省湛江市524000
        摘要:所谓思维导图,就是将人在思考时的思维导向以图的方式展示出来,让别人通过这个图,就能明白一个人大脑中的思考线路,因此我们也常称其为心智图。在学习时,人们的思维通常会在知道了一个知识点之后,以这个知识点为基础并凭借自己的想象不断向外扩散,呈现出围绕着最初的那个知识点的放射状的思维分支。本文基于语篇视角下思维导图助力于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浅谈展开论述。
关键词:语篇视角;思维导图;助力于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浅谈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东省科研“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语篇视角下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研究”(课题标准号:2018ZQJK047)及其子课题“基于语篇分析的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2018ZQJK047-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引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教学更加提倡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培养。但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各种因素的影响,教师要能够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提出了开展分层教学的形式,希望能够通过分层教学来促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够取得一定的进步。伴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新型的教学手段逐渐涌入到了课堂的教学中,思维导图受到了高度的关注。思维导图如何能够更好地运用到英语的分层教学中,成为了中学教师目前需要积极探究的课题。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英语对中国人来说是第二外语,缺乏英语学习的环境,所以在理解时有一定难度。为了让他们快速理解并记住所学英语知识,在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方式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是在我国初中教学中引入思维导图的几点必要性。
        (一)思维导图能加强初中英语知识的逻辑性
        我们的母语是中文,同时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没有很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在学习后也很少有能够应用的地方,因此即使初中生不能熟练掌握所学英语知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改变他们学习英语的这种现状。思维导图能将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层层分类,课堂上学了什么内容、这个内容下包含哪些知识点、学生在学习时可以对所学的英语知识一目了然,强化他们学习英语的逻辑性。理清学习英语知识的思维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学习的真正含义,才有助于推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中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在长时间内保持集中,思维也相对比较活跃。如果学生对于英语学科没有较大的兴趣,往往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会受到影响。因此,兴趣就成为了影响学生学习主动性最大的因素。思维导图这种形式普遍受到了中学生的喜欢,它和中学生的年龄和认知基本一致。思维导图往往通过一些鲜艳的色彩或者是形象的图形进行知识点的呈现,这样一来打破了单纯的文字的枯燥感,给了学生一种更加立体的呈现,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制作英语思维导图,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因为英语学科本身会涉及到较多的词汇和句型,学生记起来不但枯燥而且会觉得比较的繁琐。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一个知识的体系,更能够减轻学生的压力。学生在制作英语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促使他们认真体会、观察知识间的联系,甚至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和意识到的各个知识间的联系,产生一些具有创新性的理解,达到创新性的学习的目的。总之,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要点,教师借助于图示可以给学生一些直观的呈现。


        (三)思维导图能理清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思维导图主要是利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划分,初中阶段又刚好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转换的过程,很多初中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但思维导图就能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帮助这些初中生在短时间内理解老师课堂上教授的英语知识。同时老师利用思维导图将英语教学内容进行划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整个知识点。有的老师还会将重点内容单独列出来,对学习时间紧迫的初中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他们能够直接查看课堂上老师讲的重点内容,提高学习进度和学习效率。
二、语篇视角下思维导图助力于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
        (一)手绘构图,快乐学习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动起手来、动起脑来,通过设计、制作思维导图,将文本的结构框架、学习形式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更加立体直观,因而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师在英语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将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手绘构图,在自主性的创造体验的过程中,实现快乐学习、快乐“悦读”。例如在学习《Thanks giving in the United States》时,在思维导图模式下的英语“悦读”学习,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手绘方法,将阅读对象以中心结构图的形式,从中心向四周辐射延伸,从传统的节日——中国(美食举例)——美国节日(美食举例)——火鸡制作,从节日的来源——节日的意义——节日美食的制作过程,学生可以通过文字图示来体现,也可以通过图画的形式来制作表现,在生动形象的思维导图建构的过程中,把文本阅读的内容从抽象变得立体,从枯燥变得形象,因而学习的过程在学生的手脑并用的学习实践中更显得生动有趣。
        (二)结合“思维导图+对话”形式,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思维导图可以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还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文章的主旨。同时,思维导图体现了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能够凸显学生自己的学习风格。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开展因材施教,能够帮助学生实施对文章内容的有效把控。学生通过仔细地阅读文章,找出文章细节填入到思维导图中,不仅能够使思维导图更加清晰和完整,还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例如:以仁爱版初中英语 《Unit 1 Topic1 Are you going to play bastetball?》这节内容为例,教师通过在课堂中开展对话:“Who is your favorite sports star and what is your favorite sport? ” 学生 1:“I like football best and Ronaldo is my idol ” 学生 2:“I like volleyball best. My idol is Zhu Ting”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说出了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不仅活跃了学习的氛围,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然后教师在出示一些有关运动项目的图片或者视频后,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的原因进行叙述。另外,教师再让学生们关于自己未来的职业或者梦想等进行叙述,在说出原因后,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把控。教师这时将思维导图应用至多媒体中,对本节内容“play basketball”进行结构性概括后,让学生自主的分析篮球的一些技巧然后引导他们写作。
结束语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可视化思维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新知识点与旧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简单的图形扩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并已在当前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过去,初中英语教学方法单一,死记硬背是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学生则比较被动。针对这种现象,初中英语教师必须进行全面改革,积极推进思维导图教学的实施,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词汇和句子奠定基础,并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娥,周利君.初中英语教学中思维导图热效应的冷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6):93-97.
[2]刘景慧,荆莉,张瑾,胡冰.基于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读写课RIDW模式初探[J].邯郸学院学报,2019,29(02):103-109.
[3]王萍.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9.
[4]陈晔华.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聊城大学,2019.
[5]王珍已.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C]..教师教育论坛(第五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33-5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