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晓艺
(广东省湛江机电学校 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中职学校电梯专业属于是技术型专业,在该专业当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电梯专业实训室的有效性建设。同时,电梯实训室这个主要的教学场所,不仅是电梯专业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不断提高技术能力的实践场所。为此,加强电梯专业实训室建设方面的探讨,自然可以整体性的提高中职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实际技术能力。从当前众多中职学校电梯实训室的情况来看,需要对实训室的建设进行规划与探讨,这样做非常有利于中职学校电梯专业的发展。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梯专业;实训室建设;分析探讨
在整个机电专业当中,目前比较受欢迎,也比较火的一个专业是电梯专业,该专业在很多的中职类院校里都已经设立。其中,电梯专业实训课对于学生技能培养以及专业知识提升都很重要。作为一个电梯实训室,也有自己的一些问题,比如,实训场地有限,安装与维修、拆梯和装梯有风险、电梯实训场所设备贵、学校因为资金问题无法对比较老的设备做更换、实训室教学和行业实践有点脱节。对此,本文将详细探讨电梯专业实训室的有效性建设,并进一步做出分析探讨。
面对电梯专业实训室当前的状态,需要在电梯的整体结构,电梯的外观、实训室的整体分类,还有具体的教学策略上要做出相应的改进。
1、不科学的电梯实训室分类
有的中职学校实训室的设备不够完善,只有井道安装室和电气维修室,所以实际的教学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对于实训室建设的分类,必须要符合教学的整体规律,充分满足社会需要,培养出有电梯技能的人才,这才是社会对电梯岗位的要求。第一,实训室建设的分类要细化,比如实物元件展览室,电梯安装模拟软件实训室、专业分项的实训室等,从而让专业的场所做最专业的事。第二,进行装梯实训课程的时候,每个井道安排4-5个学生,此时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效果。第三,中职学校领导看到这样的课堂,更容易对教学氛围加以肯定,也有利于让教师团队形成互相探讨,互相学习的局面。
中职学校的教学除了课堂以外,还需要让教师把备课的工作重视起来,因为备课做得好,教学成功的机率就多了,而集体共同备课也是不错的方法,教师们可互相学习,一方面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也让整体的教学效果得到提升。与此同时,作为中职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秉承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把实际的行动和实践加以落实下去。同时,学校管理的人员也要积极响应课程改革要求,规范的做好电梯实训室建设的工作,从而让整个学校的教职人员都能在思想上达成共识。第一,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就是继续探索,积极思考。第二,清晰教学的本质,切实让中职学校的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高。第三,中职学校电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教学与学校的管理都要有先进性。通过长期的努力,让井道安装小组和分项实训小组,两组轮流互换,从而确保能够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
2、电梯井道结构与外观的不足
对于电梯井道的结构而言,封闭又狭窄,教学的时候想要把电梯的结构和电梯的实际运行观察得特别仔细就不容易,因为电梯的简单,像个模型一样,所以井道与外面井道有些脱节。在电梯井道建设的时候,需要把实物的电梯设置成透明结构,但要注意,需要在电梯的附近或是周边安装能到达不同楼层的样子,有效解决井道不能容纳多人的现象。这样,中职学生可以全面观察到电梯的具体结构,还有运行时每一个部件的情况,可以让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更加便利,进一步确保了电梯井道的有效运行。
3、一体化建设的电梯实训室
传统教学模式,实训课程在实训室,理论课程在教室,把理论与实训分开,这样的教学方法并不理想。目前,新兴的实训室一体化教学,是依据中职学生特点,还有科技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主是把电梯专业理论知识变成视频,视觉化的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而在整个的教学当中其实都是两种方法并用,虚实结合的让学生看到展示室里的实物,再利用理论详细讲解有关制动器结构的原理,最后使用实物将动作的过程展示出来。
课堂教学虚实结构,不仅充分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性的调节,而且也让课堂氛围变活跃了。
3.1电梯实训室共建性
电梯设备的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要求也逐渐提高,中职学校设备如没有办法及时更新就会处于落后的状态。中职学校做电梯安装与维修的保证时,由于质监局考证培训设备,要求使用电器控制的系统,但是这个系统早就被电梯行业淘汰掉了。而现在的用人单位还有要求学生考维保证书的,所以中职学校电梯专业实训室建设的课程上,保证资金和场地的前提下,要给学生讲解主流的设备,以免学生走向社会以后,因为岗位技能与学校教学脱节的问题影响到就业发展。与此同时,众多电梯维保企业,在员工的需要技能上也要求不断提高,所以只好找社会培训机构来负责给员工培训,但是昂贵的培训费用可能也无法实现企业的专业培训需要。所以,中职学校可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由企业提供资金以及比较先进的设备,由学校提供场地以及平时的管理,让负责教学的人员与培训人员双方进行商议,达成共识后再执行。如此,企业能够不收费用就可以给员工培训,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一方面节约了经济成本,另一方面良好的培训效果也达到了。换个角度,再从学校的角度分析,学校有了前沿的实训设备,并且在培训中能够学到优秀的企业文化知识,形成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良好机制。可见,校企合作,共同建立电梯专业实训室是双方共赢产生的美好结果。
3.2电梯实训室的开放性
电梯实训室的开放性是中职学校电梯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其主要是为了应用好现在的教学资源,让设备的有效利用率得到全面提高,在最大程度为学生提供便利,同时也让教学的实际质量和学生的技术能力得到提高。但是,当前的实训室只是成了形式,上课用,下课关,从来不再业余时间为学生开放。
整体分析,电梯实训室,之所以不对学生进行开放,主要是学校的资金有限,老师的力量也不足,缺少指定负责这方面的教师。再就是中职学生素质参差不齐,有时会出现损坏设备的情况,让电梯实训室可能产生一些风险。第一,先把思路加以转换,在不影响教学的基础上,对实训室采取合理化的安排,有计划地去实施对外部的培训工作,不仅让设备应用率增强,而且也可以应用部分资金给负责值班的教师发送一些福利性的补贴。第二,安装维保实训室,对学生开放其他的实训室,注意必须安排教师值班,实训室开放要实施登记制度,来练习的每个学生都要先检查好设备的情况进行登记,发现损坏的要第一时间向教师报告,以此依据记录找到上次应用的人,谁损坏设备就由谁来承担责任。第三,实训室里面要安装专业的监控设备,对设备的使用情况做全程监控,把责任落实到使用人身上,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设备的损坏率,尽量控制在最少的范围。
3.3电梯实训室的安全性
中职学校电梯实训室,最为主要的还有安全性,这也是学校实施正常教学以及教学质量保证的基础。在电梯实训课堂,拆梯与装梯都有风险,而且井道当中的安装环境也不好,场地又很窄,围观的学生人数也较多,教师无法把课堂完全的掌握好,可能其他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里出现打闹的问题。而且实训课,教师在井道安装过程中,因系上安全绳时,来回上下不方便,通常可能不会系安全带,这也会致使发生安全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下面的几个方法:第一,让中职学校严格执行好安全制度,依据电梯行业规则操作。下井道必须把安全帽戴好,在高危作业时要把安全绳给系好,一般高于2米的地方就需要安全绳了。第二,强化安全教育,尤其是要对实训教师以及管理实训室的工作人员更要如此,让他们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第三,对于井道安全教育的不断强化要以预防为主,尽量在能力范围内把安全的问题消除。第四,在实训室还有井道中装上视频监控的系统,并且每次上课由管理人员做现场的监控,从而在发现问题的时候能做到立即处理。
4、结语
中职学校的教学特色是以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在这个过程里,电梯专业实训室建设是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一个场所。所以,中职学校电梯专业实训室的有效性建设是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的,需要有效结合实际进行不断的探讨,希望本文中探讨的内容能起到一个提纲的作用,并在此引领下可以做出行之有效的改革,让电梯专业实训室成为中职教学中最为实用的场所,从而发挥出电梯安装,电梯维修人才培养的优势,为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更多契机。
参考文献
[1]宋晓平,贾申利,杨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模式的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03):254-256.
[2]刘晋宏.论高职电梯实践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J].卷宗,2015(12):738-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