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上作文谈语文学习兴趣的有效提高 ---作文教学的困惑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张焕辉
[导读] “老师,我不喜欢上作文课,一写作文就头疼。”某学生如是说。

        张焕辉
        山东省博兴县湖滨镇柳桥中学
        “老师,我不喜欢上作文课,一写作文就头疼。”某学生如是说。
确实,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语文课堂上学习积极性很难保持,上学的时间久了,读书的积累却捉襟见肘,语文学习的热情高不起来,作文课就更不用说了。
        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表现和心理分析,列举以下几种表现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不重视语文        
漠视语文的学生表现为对语文的学习抱无所谓态度,常常是上课想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课后作业有时间就做,没时间就不做甚至是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不做,不认真学,分数也低不到哪儿去。        
2、应付老师,平衡自己        
这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只是满足于上课听讲,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书面作业,满足于老师问起时,有“我已认真学过了”的回答;扪心自问时,也可以“我已努力过了”聊以自慰。他们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从不对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更谈不上读一些课外书籍,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3、投机取巧        
有些学生不是不能学好语文,也不是不知道语文重要,而是认为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抱着投机取巧的心理,大搞题海战术,今天一套资料,明天一套试题,见题就做,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对老师提出的紧扣课本、多读文章、培养语感的要求充耳不闻。还有一些学生,题目也不做。他们抱着“我聪明”、“我运气好”的心理,等到考场“超常发挥”。这是一批最典型的投机取巧者。        

        综上所述,由于以上表现,学生苦于无话可写,写不好作文;老师苦于难教,不知道该如何教作文。对于作文教学,学生写作水平也不甚理想,脑海里一直存在着许多困惑,严重影响到了任课老师。
困惑一:学生厌烦写作的情绪严重
    每次一上作文课,就会看到有许多学生皱着眉头,对于老师布置的作文毫无兴趣,一节课下来只写了寥寥几笔,拖到最后草草上交,应付老师。学生并非出于自愿,似乎都是老师“逼”出来的。比如学校经常开展一些这样那样的活动,班主任在开之前就要求孩子们认真观察,为写作文做准备。这种功利之心就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活动的兴趣,也影响了写作的兴趣。如此等等。
困惑二: 多数学生生活中缺乏观察,写作素材少,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作文课上,老师布置了写作要求,很多同学迟迟不肯动笔,问其原因,答曰:“不知道写什么?”其实作文题目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却感觉无内容可写,更有甚者天马行空,胡说八道,乱写一通。
困惑三:作文内容空洞,题材陈旧
        批改学生的作文,深感现在的孩子言之无物,小题大做,无病乱呻吟现象非常普遍。并且文章单薄,语言缺少美感。除此之外,学生作文缺乏想象力,假话多、空话多,没有真情实感等等诸多问题让老师们在对待作文教学上倍感棘手。


        多数语文教师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思考文章的读者群问题,中小学生所写文章的读者是自己与语文教师,虽然将好的学生作文在全班或全校范围内展出,或发表在报刊上,但写作的主体对文章的真正读者仍然十分模糊。为什么在写作中要强调实际读者并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读者群?有位作家说得好:“没有明确读者的文章、书籍、报刊是没有价值的,这也是作者、编辑没有真正写作、编写目标的体现。如果不重视这一问题,写作训练一定是失败的。”

        学生写任何一篇文章应该有明确的读者。语文教师没有必要全部阅读、批改所有的文章,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给学生必要的帮助,这才是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应该担当的角色。如此训练,语文教师的负担也确实能够减轻,学生写作的兴趣也能够养成。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
        在写作中确定实际读者,学生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来习作,因为每个习作主体都想得到实际读者的关注、激励、赞扬,主观上讲,他们也不愿有一丝马虎,他们必然会全身心地去阅读、搜索、调查、请教,完成一次次习作,习作的成功率一定很高。
        
        当然,面临实际问题仍困难重重,但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语文教师应该知难而上,集思广益,从自己身边找到突破口,找到能够解决难题的有效办法。
 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
1、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
学期初,我在布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的作文时,我在一边引导学生玩游戏,一遍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你们不仅要做游戏,还要学会观察你身边的同学的神态,动作,和活动的场面,还要把自己在比赛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等细节在脑子里记下来,最好随身带上一个小笔记本。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二、注重平时的积累,引导学生挖掘课文中的习作资源
1、借助文本帮助学生积累。 将积累运用语言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语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习作。自觉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结合,在读写的反复训练中丰富知识,发挥个性,提高读写思创等方面的能力。
2、借鉴课文结构、写法、语言等因素进行仿写,积累写作方法。
三、采用适当的激励措施,增强写作兴趣
1、常态化的作文评比。每一次完成写作后,利用两节课对学生作文进行评比。这样,增强了学生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他们的写作兴趣也就与日俱增。
2、讲评作文同样也可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作文的方式要有所创新,可以是教师讲评,也可以是小组内互评;可以全批、眉批,也可以面批。但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无论选择何种评阅形式,都要注意用激励性语言,这样才能使学生消除对文章的畏难情绪,树立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尽快用红笔批改也是对学生写作兴趣的一种激励,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趁热打铁修改作文。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应该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中的精华,同时应该以新课标的先进理念为指导,积极探索作文训练的新方法、新途径,克服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努力开创作文教学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著作类:②叶圣陶的《论集》《文章例话序》
                 文章类:引用《语文教师》2014第十一期
                《语文教师》2014年12期卷首语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