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邢文静
[导读]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

        邢文静
        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涞源小学,074300
        【摘要】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只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障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效果。本文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
          新课标要求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要达到有效性的要求,老师只有正确理解和认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够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向、思路,设定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参与各项教学活动。但老师必须要保证一点:课堂教学要具有吸引性和趣味性特点,这样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使教学的高质量开展。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内涵
        教学有效性是由上世纪西方提出的一种理念,是衡量课堂教学成效的一种重要标准,“有效”是指老师在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能获得进步及发展,教学效果有一定提高,如果老师仅付出了时间与精力,但学生却不愿意参与学习,学习之后成果不明显,这样的教学只能称之为低效和无效。
        所以,教学有效性可以将之理解为老师经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业上获得进步,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能力有大幅度提高。
二、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
        基于课堂有效性视角探寻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1、学生课前预习的兴趣较低
        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会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能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较多学生都不具有课前预习的兴趣,无法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任务,所以课中师生难以做好良好的配合,学生难以真正理解所学的内容,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老师过于追求教学形式
        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老师的讲解十分的全面,学生也听的非常认真,表现的十分活跃,但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重点知识,难以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此种教学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老师过于追求教学形式,并没有从契合学生学习需求及发展的角度开展实用性的教学活动,所以课堂中学生的活跃也仅是为了配合老师的“演出”,并没有理解所学的知识,有没有真正跟上老师的教学节奏,自然无法达成有效教学的目标。
3、单一的教学形式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只有学生对教材知识理解之后,学生才能够进行拓展性学习,对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但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却由于老师传统教学理念的存在,导致课堂教学仍运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学习中没有思考和能力发展的机会。同时,过于枯燥、古板的教学,使得课堂教学氛围十分的沉闷,非常不利于整体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指导
        课前预习效果会影响接下来整节课的开展效果,其重要性不可忽视。当前大多数小学生都没有掌握预习的技巧,对于预习的兴趣不高,难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因此,老师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明确以往预习教学中的不足,从学生学习角度调整预习教学策略,如根据学生的好奇心设计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带领下进入课文中探寻问题答案,让学生掌握预习的技巧,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有效的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在课前掌握一定的知识,为课中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预习《狼牙山五壮士》课文之时,设问:故事发生在何时何地?五壮士做了些什么?你从中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等等。
2、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真正参与课堂学习中,学生才能够主动与老师交流、互动,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自我机会。因此,老师在选用教学策略的过程中,要设计全体学生参与其中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学习的乐趣,获得有效的发展。比如在教学《穷人》课文之时,由于此篇课文对做人的道理进行了阐述,为了让学生的真正理解课文的深层次内涵,并将之延伸至生活中,老师可以在课初先和学生互动,你们现实生活中有见过“穷人”吗?让学生积极参与表达,紧接着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朗读,在朗读后让学生说说课文的描述与自己对“穷人”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最后在老师的引导下升华情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加强教学反思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老师必须要明确教学反思的重要性,要在每节课教学后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对讲解是否到位、知识引用是否恰当,教学是否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等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内容及时记录下来,以便于下次设计调整性的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了解,真正意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结】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及策略有很多,这就要求老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有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在此基础上反思教学中的问题,从针对性的方向提出优化之策,提高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郑宏.??探析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学周刊.?2019(35).
[2]杨春霞.??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认识和策略[J].名师在线.?201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