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飞
伊宁市第四中学835000
摘要:本文主要依据我国目前高中数学中教学设计出现的不足,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设计即:构建式教学设计,它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带领教师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等数学 构建式教学 应用探究
正文:目前我国高中生的数学能力大多体现在进行机械式计算,但缺乏将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到生活中去的能力,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缺乏积累和运用的能力。本文就依据目前我国高中数学中的教学设计短板,探究一种全新的建构式教学设计,以期能对高中的数学教育提供些许参考。
一、传统教学设计的短板及原因
传统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以:教师将数学知识传播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这种教学设计下的教学活动主要是以老师为中心,学生配合的模式进行,老师作为教学的主角进行口头传递,学生以配角方式被动接受。因此造就了在传统的教学设计里面显现出诸多的弊端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
1.1数学观的落后。教师普遍认为:数学就是一系列完整的公式及定律,其他人只是依据这些公式来求得固定的答案。他们单纯的认为数学知识就是一个绝对的、静止的、毋庸置疑的知识系统,是一种完全可以进行传递的客观东西。
1.2教学观念的落后。老师单纯的认为数学教学就是把数学基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以教会为目的,对于数学课堂活动就是老师依据教案执行的过程,学生大多以听课、记忆、练习等方式进行数学知识的被动式学习。
1.3教学模式不适当。数学课堂上老师过于的依赖数学知识的演算和论证,他认为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用一支笔就能学好数学,这种一概而论的教学模式严重的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
1.4教学评价单一。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评价机制缺乏人性化,老师只注重学生的分数,忽视学生的其他能力的评价,进而使教学评价缺乏应有的人情味,从而导致学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造成了学生学习与老师教学的双向被动。
综上所述,新课改给数学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数学改革后的变化将是深层次全方面的。它应当表现在数学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的革新。
二、高中数学构建式教学设计的理念
针对目前高中数学的教学之现状,我们尝试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旨在探索一种集合建构主义理论精华的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进而创造出一条适应高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设计,用来丰富和完善高中数学的教学设计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观主要强调情景、会话、协作、意义建构四个方面。因此高中建构式数学教学设计主要表现在以下环节:
2.1教材的分析。
对教材的分析分为两个方面:一对教学知识的重难点理解和掌握。二所学内容在其他章节甚至在整个数学系统里的作用分析。例如:《函数》教学中,本课的重点为:理解函数的模型化思想,用和与对应的语言来刻画函数。难点为:符号Y=F(X)的含义,函数定义域和值域的区间表示。老师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函数的概念以及各字母所代表的数学名称,还要为学生讲解函数在整个数学体系中的庞大占比及重要作用,高中时期的函数教学较初中来说,难度有所增加,许多学生谈函数而色变,老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对函数内容做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条适应学生的教学设计,让学生为以后的函数学习打下基础,毕竟函数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它包含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因此教师要对函数进行深入的研究,帮助学生构建函数体系,使其不断丰富和完善函数体系的内容,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函数思想。
2.2教学目标。高中数学教学设计应该以智慧和技能为中心。数学教师应该了解现代教育的心理学原理,明确学习分类的结果类型,再依照教学目标进行表述。
2.3教学任务。教学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项便是数学教学任务的分析。它包括对教的任务和学的任务两方面的分析,具体包含:学习结果的分析、学习条件的分析、教学序列的分析。从数学教学的实际出发,应当尽力缩小学生之间的内在个性差,为学生创建外部学习的条件,搭建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有效平台。分析学习就要具备对学生技能及条件了如指掌的能力,才能更好的剖析学生深入学习的能力,进而安排相适应的挽救措施,并以此来调整教学顺序。
2.4教学过程。高中建构式数学教学过程可以分为:情景想象、情景梳理、反思评价三个过程。这只是反映了一个基本的教学流程,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受不同因素的影响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应该对三个板块的开发方法与原则上做深入说明。例如:《圆锥》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演示圆锥的形成过程:即利用动画形式播放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旋转轴,让其余两边旋转一周,所形成的面围成一个旋转体,这样一个圆锥就形成了,通过这种情景的再现,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圆锥的形成过程,学生对于它包含的数学要素及原理也会熟记于心,进而在脑海里形成一套完整的立体图形的知识框架,便于发现隐藏其中的数学知识。
2.5教学评价
科学完整的教学评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程度,起到及时挽救的作用;还能促使教师积极改善教学中的不足。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以激励和赞扬的评价原则对学生进行数学评价,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势及亮点,充分肯定和赞扬学生,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学科教师的关注,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数学评价机制发挥出原有的调节性能,促使教学过程的和谐发展,进一步补充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的内容。
结束语:由此可见,高中建构式数学教学设计是一种集合了多种指导思想的教学新思路,他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影响着教师与学生发生重大的改变,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优化学习组合,让学生具备自我学习的建构意识,从而促使数学课堂的有效进行。因此构建式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应该值得广大高中教师引起重视并积极将构建式教学设计运用到日程的数学教学过程中。
参考文献:
[1]赵根顺.构建式教学设计在高中数学的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20(11):44-45.
[2]付敏. 高中数学建构式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