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刘丽
[导读] 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业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
        刘丽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种羊场中心校  835302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事业都需要信息技术的参与,教育事业也不例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教育事业相互结合已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方式,通过教育事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诸多的便利。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方面,信息技术为数学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
        关键字: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融合
        正文: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现状,越来越多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再适应传统的教学方式,所以为了更好的传授给学生们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更高效的学习,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有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运用新的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结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们更好的接收知识的传输,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积极性。
        一、当今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首先,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讲课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老师讲课方式主要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完成习题为辅,课堂学习方式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在接收老师传授的知识的过程中缺乏积极性。
        其次,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受电子产品以及家长放任自己的孩子去使用电子产品,这种现象导致越来越多的孩子过分的依赖于电子产品。
        二、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技术融入小学数学课程符合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融合。
        其次,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现状,老师的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以及传统的教学课堂较为枯燥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所以老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老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老师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相结合,好好的将知识传输给学生。
        最后,学生越来越多的依赖于电子产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相结合,能够提高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效率。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的措施
        3.1利用PPT进行课堂内容展示
        老师在课前备课过程中通过使用PPT,能够更好的展示出老师在课堂上想传达的内容,与传统的纸质版备课相比,在修改备课方案时,电子版更能够简单快捷的进行更正,内容依旧简洁明了,而传统的纸质版备课方案相对杂乱,会导致教师思维混乱。通过使用电子版授课而不是板书,可以节约时间,此外,还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相应的内容。
        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章内容时,老师可以在网络上找一些各种图形的图片插入到课件中,也可以通过动态的方式将图片一一组合。

老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在书本上进行自由预习,让学生们自己先了解一下相关的图形。然后在上课时,老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们在课下的预习情况,通过点名的方式询问学生们都认识到了哪些图形。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通过播放图片和图形的动态组合,老师可以通过抽签的方式,让学生到黑板上根据图形动态图的组合画出相应的图形,老师对相应同学画的图形进行一一评价,最后老师再在黑板上画出相应的图形给学生们进行示范,让同学们自己找出自己画图方式的不足。
        3.2师生合作完成课件制作任务
        小组学习已成为当前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学习方式。小组成员通过和老师一起运用学校的电子设备制作课件并进行多媒体展示,可以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思维表达能力。通过制作PPT,可以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分析能力。小组同学共同合作,可以拓展学生们的思维,挖掘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位置》这章内容时,老师在上课一周之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对本章内容进行分析和学习。每一个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作为代表,小组长来分配学习任务,然后,小组成员在课余时间去和老师一起运用学校的电子设备制作PPT,在制作PPT的过程,学生可以和老师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在考虑学生的想法是否可行,如果可行,老师可以将其内容和想法加入到课件中,如果学生的想法有一些问题,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纠正错误。在制作完成之后,学生可以问老师一些自己不懂的内容,老师进行解答。每个小组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全部都完成制作内容之后,每个小组在上课之前都可以到老师那里看一下课件,熟悉自己本小组的讲解内容。每个小组在进行多媒体展示的过程中,其他小组成员对不理解的内容要提出质疑,本小组成员要进行解答。所有同学都展示完之后,老师要对每个小组进行评价。最后老师对教学内容在进行讲解,加深全班同学们的印象。学生和老师一起制作数学课件,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通过了解学生的想法之后,对老师以后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3.3微课
        提前预习是学习数学的一种良好方式,老师可以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中加入微课,这种学习形式让课程能够更丰富。微课是当前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的最重要的一个表现,老师可以提前制作好微课内容,让学生能够通过微课的内容提前进行预习,对整篇数学内容有一个好的了解和认识。
        例如,在学习相关的数学内容时,老师就可以提前搜索课本中的知识,将一些比较经典重点的知识放到微课的学习中,并且制作相应的视频,这些视频老师可以不自己进行制作,可以在网络上下载相关的视频,但是需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在微课内容设置前,老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可以引发思考。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这节课学习的深刻性,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探索这节课的数学知识。那么这些问题也需要让学生记录下来,并且上课的时候可以将这些问题的答案分享给其他学生。微课的设置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信息技术可以让课堂更加丰富,让课堂的相关内容可以充满更多的现代气息,也能够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有兴趣。而且用新颖的方式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集中度,让整个课堂可以散发更多的活力气息。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下小学数学创新课堂教学的措施[J]. 赵培鸿.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1)
        [2]刍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途径[J]. 宋波.  当代教研论丛. 2020(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