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李静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此阶段学生所养成的学习及行为习惯

        李静
        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石碶街道栎社小学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初期,此阶段学生所养成的学习及行为习惯,会对其终身发展产生影响。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除了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之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障学生的发展。本文对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措施进行了探讨,旨在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
          一个人自身的品质如何,直接会对其终身的发展造成影响。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需要主动肩负起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要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从创新德育教育形式、重视学生间的差异及创新德育教育环境等多方面入手,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促使学生获得越来越全面的发展。下面将对其具体实施的策略进行详细分析。
一、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问题
        第一,班主任重成绩轻德育教育。应试教育已在我国实施多年,当前部分班主任仍没有彻底从重成绩轻德育的教育模式中走出来,此种落后观念的存在,会影响德育教育的开展效果。第二,德育教育形式单一。由于部分老师不太重视德育教育,所以德育教育存在走形式的情况,通常以班主任的口头灌输为主,此种德育教育背景下,学生并不理解这些德育内容,自然德育教育的效果不理想。第三,老师缺少因材施教的德育教育意识。学生之间存在差异这点必然的,所以他们在学习及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同,老师需要根据实际问题采取对应的德育教育措施,但实际的小学班级德育教育之中,班主任由于缺乏此种意识,导致德育教育的针对性较差,德育教育效果不理想。
二、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措施
1、注重班主任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班主任的综合素质是影响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因素,所以班主任必须要具有积极参与培训工作的意识和行为,逐渐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小学生正处于模仿能力较强的阶段,除了接触父母之外,孩子与班主任的接触十分频繁,班主任对于学生的影响较大,所以班主任必须要重视自身素养的提高,要多去阅读一些道德规范相关的书籍、文章等,对自身的知识储备进行不断的充实。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和仪表,发挥好自身的榜样作用。

另外,德育教育作为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班级管理之中,要想方设法将之融入教育之中,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规范,让学生构建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道德标准,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
2、引入多样化的德育教育形式
        小学生对于老师的说教德育方式不感兴趣,而且说教德育方式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以其单独进行德育教育,必然难以取得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因此,班主任要具有创新德育教育形式的意识,而实践活动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方式,老师可以将之引入班级管理中。比如:举办主题班会,通过这样的方式开展德育教育活动,能让师生都处于畅所欲言的状态,老师可以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将正确的德育观点渗透给学生,能够加深学生德育德育内容的理解,将德育知识规范学生行为的作用发挥出来。再如:设计一些校外德育实践活动,在这样更具创新性的活动之中,学生会在新鲜感的刺激下,更好地认知、理解及情感升华,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十分有利。或者班主任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类的德育活动,如“是否应该扶老奶奶过马路”、“善意的谎言是否可行”等。德育创新教育形式还有很多,老师要加强对其创新方式的探索,强化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3、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育
        上文有提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十分明显,所以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观察,并对学生的喜好进行了解,在与学生沟通和互动的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策略,巧妙的将德育教育落实实处,并保障其实施的效果。比如针对班级中那些逆反、自卑、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班主任必须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情感与他们沟通与互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在班主任渐进的引导下,逐渐让他们走出不良的情绪,端正学习及生活态度,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4、营造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影响极大,班主任德育教育过程中必须要意识到此点。首先,注重和谐班级环境的创设,班级中所涉及到的各种班规的制定,老师都需要和学生共同完成,这样学生才可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主动去遵循各项班规,并进行自我教育。同时,班主任要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工作,要确保各班干部都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中发挥出自身最大的优势。其次,加强对班级环境的建设,此过程中班主任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互动,争取家长的协助和支持。在良好的德育环境中能,班主任的德育教育会得到更加顺利的落实。
【总结】
          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实效性的提高,需要班主任从环境、教育形式、因材施教及自身素养等多方面入手,让学生将接受到越来越全面和系统的德育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参考文献】
[1]钱建玲.??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J]. 东西南北.?2019(19).
[2]刘善君.?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能力的实践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19(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