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丽莎
新疆伊宁市第十五小学 835000
摘要:互联网的大力推行给教育事业带来了诸多的便捷,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学习素材和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有机结合,就需要教师能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绝对优势进行数学教学,将会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养成。本来就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方法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数学 自主学习 能力探究
正文:新课标的提出对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它不仅要求老师传播数学基础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造力、自主探究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将互联网有效的与数学课堂相结合,从学生实际考虑,制定行之有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以及数学素养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下面就互联网背景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分析。
一、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的思路
1.1互联网背景下的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就是指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引,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发现后问题后进行解决,并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经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上,老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强大的功能进行课堂设计,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通过巧妙的运用互联网的绝对优势来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注重口头传授,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发展,导致其学习兴趣底下、效果不如人意,其本质原因就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被遏制。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就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情景创设,为学生构建一个能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空间和平台,让学生能够调动一切办法来加深和巩固数学知识的掌握并提高自身的自主能力。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专注力较差,自我管理的能力也相对薄弱,因此教师在进行活动时,一定要进行情景式教学,让学生在强烈的兴趣牵引下进行学习探究,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1.2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种教学方法
互联网的加入让数学教育有了全新的改变,教师不应只注重书本内容的传输,还要指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互联网资源来进行主动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知识点之间的密切关系,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或网络平台等互联网资源创建丰富有趣的教学活动,进而引导学生能够合理的运用互联网的知识框架,进而辅助自己的学习。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料、微课等不同的教学形式来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能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
二、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课堂的设计
2.1、开展游戏式自主学习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性格活泼,热爱游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阶段特征,并以此为契机将游戏式教学法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生动的交互模式以及声音、图画、视频等有效方法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数学的奇妙世界里,发现更多的数学乐趣,从而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开展自主有效的学习。例如:《位置》教学中,老师为学生进行位置讲解后,学生已经知道了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这时为了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老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迷宫游戏,老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了上下左右前后这些方位了,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迷宫行走游戏吧,看看你能不能利用学过的知识帮助自己走出迷阵呢?”老师通过设置迷宫和障碍,让学会找到出去的路。这时学生可以回答:“躲避关卡1可以先向左边移动两格,然后在向上移动,最后往右边移动,这样关卡1就成功的摆脱了”。接下来由另一位同学继续游戏。通过这种游戏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浓厚游戏兴趣的牵引下,熟练掌握了关于位置的知识,并且通过自己开动脑筋,找出了逃脱迷宫的办法,这无形之中便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活动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身心发展的不同,导致了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在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个性被压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而现在有效地将互联网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可以方便教师开展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活动,充分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从而有效带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创建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交互式环境来选择自己相应的学习模式和内容,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自主有效的学习,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2.3、开展团结协作性的学习活动
在日常教学中师生的有效沟通、团结协作是促进教学水平发展的保证。两者只有通过高效及时的沟通交流,才能让学习中的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交流的过程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老师一定要以学生的角度出发,运用多媒体强大的特性来引导学生进行团结协作,让学生在交流与探讨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如:《认识人民币》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开展“购物小达人的活动”。为学生准备不同面额的人民币道具和一些“商品”,并为学生设置一些“难题”,让学生通过实际购物来认识人民币。例如甲同学用5元钱去买乙同学一个5角钱的贴纸,甲乙同学都要计算出应该找回的零钱,这时老师就需要有意识的为乙同学的零钱“做手脚”,让乙同学没有正合适的零钱给甲同学,这时乙同学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了,这是丙同学就可以发挥作用了。看看乙同学能否能想到用自己的整钱去换丙同学的零钱呢?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锻炼了计算能力,还学会了人民币的换算,最主要的就是学会了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束语:互联网的应用将小学数学的枯燥与抽象变得生动而简单,它以生动有趣的文字、图像、声音等不同的元素丰富着课堂教学。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为学生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学习素材,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着极高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该积极引进互联网教学模式,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杜建英.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0(12):28-29.
[2]苏庭.互联网学习在小学数学自主学习中的应用分析[J].考试周刊,2020(24):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