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肖一鸣
[导读] 如何优化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肖一鸣
        安徽省芜湖市二中 241000

        【摘要】如何优化与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从而构建起高效高智慧的课堂,已经逐渐成为广大教师所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文章从深度学习这一理念入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深入探究、深入质疑,实现对物理知识概念的深层理解和建构。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物理;
一、    任务目标驱动,调动积极热情
        深度学习强调对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发展,让学生能经历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立足于整体知识概念,深入探究内在的逻辑联系,使学生在深刻把握难点、重点的基础上,形成丰富的知识网络。在深度学习理念下,为了可以真正实现初中物理课堂的高效构建,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利用任务驱动、概念图等多样化的学习模式,不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深度加工,让学生在质疑态度的层层递进下,达成对相关核心知识的深层理解?教师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可通过任务目标驱动学生深入投入到实践学习活动中,以挑战性、探索性、思考性的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热情,使学生在深入探索中能够基于知识的内在结构,实现对知识信息的完整处理。
例如,教学“光的直线传播”一课内容时,教师引出任务目标“紧闭双眼会怎么样?漆黑的夜晚呢?”仍然什么也看不见,必须要有光进入人们的眼睛,才能使人看见绚丽多彩的世界,能发光的物体叫作光源,光源都有哪些?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一:区分自然光源、人造光源;任务二: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实例;任务三: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任务四:探索光的传播速度,教师通过细化任务启发学生猜想,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探索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理解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理解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能以积极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态度,深入理解物理知识概念。


二、    应用思维导图,整合信息知识
        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理知识概念,使学生加深对物理现象本质规律的认识,同时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深刻体会问题,解决过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加深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教师在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知识的核心要点,指导学生围绕核核心概念,向外发散思维,将广泛的物理知识节点进行紧密连接,使碎片化的知识能以系统化整体化的形态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工具辅助下,建立清晰的知识网络,深刻探究物理知识节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刻建构。
例如,教学“摩擦力"一课内容时,教师指导学生以“摩擦力''为核心概念,应用思维导图工具,以线条符号、色彩为标记,逐渐向外拓展“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突变问题”“产生的条件"“定义”“方向”“方向的判断方法”“大小计算方法”讲个知识节点串联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能克服知识化碎片化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深度分析过程中,可立足于物理知识的整体,利用思维导图辅助工具,清晰的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形成对“摩擦力”知识体系的整体认知,促进学生的深度理解。
三、置身问题情境,满足发展需要
        教师要在真实情景中提出疑问,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发展,使学生能结合自身一掌握的知识经验,深刻体会隐含于物理知识中的思想方法,促使学生在协作交流、经验共享、活动汇报、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深刻建构,教师要教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入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能通过理论推导,逐渐加深对物理规律的深层理解,同时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始终能置身于有意义的情境思考探究中,促使学生再相互相互影响,相互帮助的交流探究中,不断加深对物理规律、概念的深层理解。
例如,教学“运动的快慢”一课内容时,教师向学生呈现生活中的常见问题“一辆超速行驶的车速是60 km/h,被交警拦停后,他认为自己开车只有7分钟的时间,怎么可能走了60 km呢?”“同学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生活中我们是怎样比较物体之间的运动快慢呢?”“百米赛跑使用的时间少,谁的速度最快?”教师要避免将问题答案直接告知学生,而是通过问题的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使学生能经历猜想、假设、推理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现在进一步的探索思考中理解“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时间少的快”
        总之,教师在深度学习理念下要注重对学生反思能力、总结能力的全面培养,让学生在问题的质疑、批判、反思、总结的过程中,能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关键信息,并从中习得复杂的知识概念,由浅层认知逐渐过渡到深度理解.由低阶思维实现向高阶思维的有效过渡,教师要用开放性、综合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质疑,使学生能尽可能的发散思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将知识迁移应用,深入理解物理知识学科本质和思想。
参考文献
E1]罗志强.深度学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效数学课堂LJ].考试周刊,2019(5).
[2]张冬梅.深度学习视角下合作学习教学效果的优化策略CJ],教学与管理,2019(18).
[3]吴双,张磊.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探索LJJ.物理通报,2018,37(7):1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