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耿达中心小学校 623004
摘要:自开展“全民阅读活动”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在大力倡导全民阅读,以此作为丰富国民精神文化的重要途径。然而,眼花缭乱的网络世界轻易夺取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拉开了孩子与书本之间的距离。近年来,儿童绘本以其特有的魅力逐步进入大众的眼帘。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依托儿童绘本能更容易培养儿童的阅读习惯,本文对小学低年段开展数学绘本教学实践的研究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低年段;数学绘本;教学实践
引言
近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绘本市场,逐渐将阅读从传统的语文学科领域转向其他学科领域。纵观近几年的各级数学质量检测试题也不难发现,具有大量文本阅读的试题越来越多,单纯计算的试题越来越少。而数学阅读材料又存在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相互交错、转化频繁的情况,需要学生具备灵活的语言转化能力,这也给数学阅读造成了一定难度。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的数学阅读能力,就很难在大篇幅的阅读材料中精准地获取基本数据和数量关系。实验证明,数学阅读能力是小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之一,数学阅读能力的水平影响着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一、绘本阅读的作用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较严肃,小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自由发问,也不敢与教师有过多的互动。绘本阅读的应用,可以让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绘本,研究绘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边讲故事边进行知识渗透,利用丰富有趣的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爱上学习,也喜欢上与教师沟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有利于数学教学更好的开展。
(二)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绘本故事与我们日常的语言不同,语言精炼而且幽默有趣。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绘本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根据绘本故事中的图案或者是文字信息,描绘出一幅更加丰富的景象,通过这种方式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表达能力同时得到提升。
(三)有助于启迪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自基础教育改革以来,我国一直都在强调培养每位公民的数学素养,并将之列为小学数学学科的根本任务。懂得数学的价值并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就是数学素养的要求之一。而数学绘本不仅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启迪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例如,绘本《蜘蛛和糖果店》介绍了怎么收集、整理、分析数据,怎么利用统计表进行预测。孩子们在阅读中不仅发展了逻辑推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观念,还学到了分类的思想和统计的方法。再如,《真正的魔法师》蕴含了一一对应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女巫的神奇罐》蕴含了函数与方程以及极限的思想;《抓住贪吃贼》蕴含了丰富的集合思想等等。数学绘本正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向读者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
二、如何加工好数学绘本
一节数学绘本课,并不是简单地将选好的数学绘本拿来给孩子们读,而是需要根据教学与学生的需要,进行“二次创作”,甚至可能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数学绘本是以故事为载体展开的关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它不同于教材,教材中的每一句出现的话都具有深刻的教学用意,每一幅主题图都指向十分明确的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我们在绘本的故事味与数学味之间寻找一个比较好的临界点,既不要完全地删除绘本中关于故事的情节,那样仅仅相当于将教材中的主题图换了一幅而已,又要避免绘本故事完全主导,导致学生一节课下来,仅仅听了一个故事,却完全把握不住学习了什么知识点。
三、绘本阅读在小学年级数学教学应用策略
(一)趣味故事,提高学习兴趣
绘本故事中有非常多有趣的内容,对学生学习具有很大帮助。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与教材知识有关,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绘本知识,进行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例如,学习《认识位置》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选择《会吐银子的石头》作为教学指导内容,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与位置有关的内容。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了解文章,描述内容。当学生阅读后,对学生问道:这个小故事中讲述了什么呢?石头真的会吐银子吗?学生:一个小石头随处吐银子的故事。教师:石头怎么会吐银子呢?那石头吐银子的时候,都是怎么做的?然后让学生模仿绘本中石头吐银子的行为。教师可以进行一个小互动,让学生扮演石头的角色,教师说:向左边吐银子。这时同学们在往左边做一个吐银子的动作,当教师说向右下角吐银子的时候,学生则是根据教师的知识进行。利用师生情景表演,提高学生参与兴趣,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认识各个方位,并掌握基础知识。通过阅读与教师指导的方式,培养学生方向感,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中完成位置知识学习。
(二)在课中阅读,在辨析中感悟数学思想
一些绘本与教材中的知识点联系非常紧密,学生较容易掌握,或者跟教材中内容编排十分接近,教师可用绘本替换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中进行阅读,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教学,一般的教学过程可以如下安排:在学完《2.5的倍数的特征》一课后,在课后问学生:你觉得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有哪些作用?学生的反应是茫然的,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课堂作业》中的一道题目:五-2班教室的灯亮着,调皮的晶晶连续按7下开关,现在的灯是亮着还是灭了?连续按20下开关呢?再问学生能想到什么,学生便答不上来了。学生对奇数和偶数在生活中作用缺乏了解,或者说教材中也从未给予学生这方面的知识,而教材中却恰恰涉及到了,教师可以抓住这个点进行教学。
结束语
数学绘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各种阅读策略既可 以相互作用,又可以独立运用,数学绘本课是我们课堂数学的一种有益补充,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不可缺少的一条重要途径。是它能创造出更直观、更形象的情境,渗透数学的思想方法,为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与数学思想方法之间架起一座衔接的桥梁。
参考文献
[1]潘骞.电子绘本在生活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现代特殊教育,2019(21):67-69.
[2]陈静,周娇.小学数学绘本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9,19(05):19-21.
[3]肖海波.数学绘本走进小学数学课堂[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537-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