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磊
乐清市虹桥职业技术学校,325608
摘要:职业院校教师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实施者,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基石,其专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职业院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教师培训是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是教师激励机制的措施之一。中职学校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创新培训方式,全面提高中职教师专业能力,激励教师加速专业成长,才能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的。本文主要结合中职教师培训现状,围绕培训方式的创新进行研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教师培训;方式创新
一、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职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的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学校对教师队伍建设不重视,重使用轻培养。职业中职学校看重教学工作以及教学活动的组织,而未能充分考虑师资队伍素质建设的重要性。由于缺乏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的重视,导致教师缺少继续教育的机会,对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认识不足,使得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二、做好教师培训规划
职业中职学校领导必须重视教师培训工作。教师培训既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是教师激励机制的措施,也是学校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职业学校做好教师培训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满足了教师的成长和成就的需要,会激励教师不断进步、不断取得成就。职业学校做好教师培训,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是保证职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很大程度上影响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因此,职业学校应将提高教师整体能力素质放在整个学校建设的重要位置,将教师培训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做好教师培训,应做好师资队伍规划和培训规划。根据学校发展实际,着眼未来的发展,职业学校领导要做好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目标,同时要做好教师培训规划。学校应制定3至5年的教师培训规划,还要制定每年的教师培训计划,为教师培训做好基础工作,才能使培训工作有的放矢、有序开展。教师专业能力提高,要从教师政治思想、职业道德、技术技能、育人能力等方面成熟、升级、创新三个方面逐步实现的过程。
三、教师培训创新分析
(一)结合教学工作,整合培训内容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训需求意向调研》提出,中职学校教师需求的培训内容,需求第一位的是专业技能,第二位的是专业教学方法,第三位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第四位是课程开发等。在围绕教师队伍组织培训工作时,需要对培训内容进行整合与创新,以确保培训教师所需要的内容。中职学校需要综合本校开设的专业,有计划的在教师专业技能、教学方法、新技术、课程开发等方面开展培训,注重专业技能提升培训和教学方法培训的内容设计。培训内容应涵盖应用型技术技能,也要涵盖工业4.0、大数据、智能制造等前沿技术成果。教师通过参加培训,提高专业技能,也能掌握技术前沿动态。,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领会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引导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增强价值判断、选择、塑造能力,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职学校应把思想政治培训放在首位。职业道德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必须唤醒教师的职业良心,确保教师弘扬高尚师德师风,绝不越过道德底线,从而全面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和德育能力。
2.注重技术技能培训,培育工匠精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 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方案》亦提出“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产业工人,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未来产业工人的摇篮,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并在授课过程中将培育工匠精神融入课堂。职校教师作为“工匠之师”应首先认同“工匠精神”,掌握“工匠精神”的精髓,弘扬“工匠精神”,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教育教学中。因此,在教师培训中应当将工匠精神的内容纳入其中。
3.构建菜单式和模块化培训内容。“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是适应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解决教师工作实际问题的一种新型教师培训模式。“菜单式”教师 培训模式的概念是根据不同教师的不同教学方法对教师采用不同的培训方法,使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师感兴趣的培训方法。教师固有教学专长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培养了教师的特长优势。在这种“菜单式”的教师培训模式中,教师不仅可以扮演“受训者”的角色,还可以扮演“培训者”的角色来教授其他教师。每个人都要展示自己的优势和专长,让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学习,让教师的教学和教育水平全面提高,共同进步。“菜单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质是“因材施教”,开创了双向选课、讲课的先河,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师的学习兴趣。改革和发展教育教学,促进教育进步。
(二)结合实际需要,创新培训方式
构建培训情景。在针对中职教师组织培训工作时,中职学校应从现实教学工作情况的角度考虑,为教师构建直观的培训情境。在培训活动中,结合教师工作实际情况,引入真实的教学案例,构建培训情境。在培训情境中,让教师能够对培训内容形成深刻的思想认知,引导教师进行反思与总结,从而实现教学工作思路的创新与整合。这样既能够让教师队伍对培训内容产生兴趣,又可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培训活动中,从而自觉地规范自身教学行为。中职学校可以将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技能缺陷,如教师对专业技能掌握不全面的问题等作为案例引入到培训内容中,引导教师结合自身工作经验,以及对照自身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表现,思考今后的教学工作改进和创新思路。
(三)创新考核体系,强化培训反馈
为了保证教师培训效果,培训组织者需要对考核和评价体系进行创新,加强培训反馈。首先,中职学校需要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将教师在培训活动中的学习表现与教师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建立有效联系。这能有效督促教师端正培训学习态度,提高培训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其次,中职学校需要建立跟踪性的考核和评价体系,对教师接受培训后在教学工作中的现实表现和工作实绩进行考核,从而评价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这对今后的培训工作体制和培训方法的创新有参考意义。再次,中职学校需要制定一定的激励性措施,对于在培训活动中表现好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嘉奖,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积极性。
综上,中职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不是一朝一夕的能实现的,需要通过长期的培训培养才能实现。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制定培训规划、创新培训方法、整合培训、拓宽途径,全面提高教师能力,从而保证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更加高效、高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孟繁星.中职学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训方式探讨[J].职业,2018,(10).
[2]刘富逵,曾雄兵,郭永辉.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调查及分析———以湖南郴州地区中职学校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01).
[3]邵岩.中职学校公共基础课教师培训内容与方法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