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刘顺英
[导读] 当前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刘顺英
        隆回县桃花坪街道梨子园学校  422299

        【摘要】当前教育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这就需要提升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要认清形势及现状,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为学生的思想政治打下牢固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进而提出了有效的教学对策,以促进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对策;
        青少年是祖国发展的希望。在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教育需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们 的思想变得多元化,人员流动频繁,这也让小学生的教育环境产生了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及师资力量 得到提升。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还是存在较多 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改善和解决。只有改善不足,才 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 定基础。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现状分析
1.学校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查阅资料,我们发现,小学思想品德课程开展的并不算太顺利,虽然是小学校,但是一些学校并没有把思想品德课程放到教学的重要位置,品德课程经常每周一次甚至没有, 思想品德教师基本都会对多门学校认为不主要的学科进行兼职,比如有的思想政治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不仅是思想品德这门课程的教师,还是音乐或者美术专业的教师,这样无疑不利于人才的培养,对于一些专业教师的所学知识也不是很尊重。还有一些学校虽然开设思想品德课程,但是大多数的课程都换成了班主任的作业课,学生要利用这样的课堂写作业,不仅教师不重视这门课程,久而久之,学生也不重视课程,有的学生反映毕业可能都没上过思想品德课程,这对于需要健全心理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浏览网页新闻, 我们会看到记者采访的小学生,有的不知道什么是思想品德课程,有的说课程完全被班主任占去。在对是否对思想品德课程感兴趣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都表示有兴趣上思想品德课,它比语文、数学等课程要有趣的多。在最喜欢的教师方面,学生认为思想品德老师要比班主任和蔼,并且表示更愿意跟这样的老师交流内心的想法,学习的乐趣。
2.教师方面的现状及问题
        教师是进行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实践者,师资力量会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然而,还是有一些地区存在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很多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都不是专门聘请的,而是让学校中其他教师兼任,因为他们并非专业,以致他们在教学中也只是依据教材内容教学,学生无法对教育的真正内容进行理解和掌握,对于一些观点也不够清楚,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部分教师无法准确回答,这就限制了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和主科教学不一样,教师也存在很大的压力,这主要体现在:首先,一些地区的小学教师要兼任多学科教师, 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有很大的工作压力;其次,教师受社会及家庭影响较深,容易被消极情绪影响,进而影响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二、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策略研究
        针对上面的问题,我们要总结经验,更有效的进行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具体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2.1教师职业化
        就像笔者前面所描述的,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没有得到人尽其才,有的去兼职了别的课程,同时教授 几门副课。

有的老师根本没有被分配到思想德育工作的岗位, 而是去做了后勤,那么针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上级主管部 门和学校进行合理的分工,新课程改革下的品德教师要求掌 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创造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此外还特别需要教学机智和丰富的实践能力。品德课程的特殊性使得教师的专业化成为课程质量的关键 问题。只有实现品德教师的专职化,才能让其从心理上产生对学科的角色认同,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品德课堂教学的研究上来,各学校都有了专职的品德教师,就可以定期开展教研活动,不断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教师的专业水平。
2.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改善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大多都是理论内容,如果在教育中单一地给学生讲授理论,只会让学生缺乏学习兴 趣,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会限制教育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法。在教育中,应该将教学内容 和生活进行联系,或者引入案例,运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变为主动学习的状态,以此激发他们 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还需要对落后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打破单一的教学方法,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创新。比如,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运用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种形式将知识展现给学生,这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教学变得有趣。
教师还可以把理论知识用讲故事的方式讲给学生听,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微课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进行运用;还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对他们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提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收集道德模范的事迹,在教学中进行讨论,从而促进他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2.3教学生活化
        品德课教学强调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说生活是品德教育的起点,也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发掘生活中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整合利用,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多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模拟和再现学生生活,实现课程与生活的对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观察、体验、感受生活, 把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活动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获得内心体验,培养道德行为,从而指导学生的生活,增强品德活动教学的有效性。如《品德与生活》二年级《粮食是个宝》一课,由于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尤其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现象十分普遍,许多孩子感觉不到粮食的珍贵, 更不知道农民耕作的辛苦,以致于浪费粮食、损坏庄稼的事情常有发生。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在帮助学生认识粮食作物以及他们的用途,了解馒头的加工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生活化的活动“插秧”。利用泡沫塑料和牙签等道具让学生弯下腰来模仿农民们插秧的动作,在 3 分钟内把牙签一排排整齐的插在泡沫塑料上,看似简单的体验活动进行了仅仅 1 分钟就有孩子感到腰酸背痛,有些孩子甚至无法坚持完成活动。这样的生活化体验活动使孩子们充分体会到粮食来之不易, 每一粒粮食都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爱惜粮食、珍惜别人劳动成果的思想感情。
总结;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如实的记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对它们进 行梳理、思考和总结,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后反思是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思考和总结,是 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表现以及教学的成败 进行审视,通过反思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进而优化教学,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费维忠. 小学思政教育现状及对策[J]. 亚太教育, 2015(36).
[2]包色音那.  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6(17).
[3]徐宽义,王桂荣.  新时期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探究[J]. 学周刊,2019(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