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姗姗
江苏省盐城市北师大盐城附校 224000
摘要:高中地理的知识构架具有一定的思维性,这对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起了一定的基础性作用,使得思维在梳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层次性,从而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在高阶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问题的解决与应用方面更是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对于现代教学理念下的教育要求中,除基础的知识技能教学之外,更是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开拓与发展,本文就针对其培养策略提出部分建议,以促进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高阶思维能力
引言:
在以往的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高考因素的影响,因而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时往往针对考核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对学生的地理知识进行灌输让其进行记忆,并未延伸与拓展,而这一方面的教学过程之中仅仅也知识培养了少部分的基础思维能力,也就是低阶思维,对于高阶思维能力并没有得以有效的培养。而在新一代的教学观念中所需要的人才能力的培养不局限于这一基础性内容,而是更加注重对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高阶思维的培养则是需要当代教师所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重要性分析
一方面,高阶思维对于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够提供更强的帮助,使得学生在记忆知识的时候不再死记硬背便能够有效的掌握知识的含义及运用方法;另一方面,当学生具备了高阶思维能力时,对于知识的学习则能够更加的条理化,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但对于现代社会中的学生而言,其具备高阶思维的学生仍在少数,因此,对于这部分能力的培养仍需要加强一定的重视。
二、具体策略实施
(一)结合生活引出教材内容
无论是在哪个阶段的科目学习,生活元素都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思维的主要部分之一,因此,在培养高中生的高阶思维能力的同时可有效的结合生活方面。例如,在学习高一地理必修1中第三单元《走进桂林山水》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收集关于桂林的名胜古迹,并将其播放至课堂之中,从而引出其山水地质的特点,在此期间,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去过桂林,其特点是什么,给他留下了什么印象等等,从而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受进行地理的思考。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当下的社会热点的问题与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从而通过各个方面进行思维的训练。
(二)创设开放性问题引发思维
众所周知,开放性问题对于思维的训练具有重要的作用,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广度,同时还能够提高思维的深度,无论是在纵向还是横向上都占据着重要的训练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教材内容进行开放性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大胆的进行想象与思考,将思维的发散性与创造性等等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有效发展[1]。例如,在学习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单元第一节中《自然灾害的成因》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向学生进行提问如,“除课本所提供的内容之外,你认为还有哪些方面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等等,从而引发学生进行思考。
(三)开展实践活动
事实上,高阶思维不仅仅是对大脑的一种要求,对于实际应用能力方面也需要一定的要求,它是以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为导向,不仅要能够高效率的思考解决方法,还需要学生将其致以应用,从而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二者之间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对于实践活动的开设也应当重视起来,如此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双向能力,对于高中生而言,更是丰富了其学习的状态与模式,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的具有兴致与效率。例如,在高一地理必修2第二单元《乡村与城镇》这部分内容学习完时,教师可结合单元活动内容,组织学生利用节假日进行人文地理户外考察,一方面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得地理与生活能够更好的衔接,进而在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
(四)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
高阶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拓展与延伸,因而也意味着思维的综合性的提升,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这一能力的时候引导并鼓励学生从各个层面对问题进行探究与思考,全方面的综合性分析并看待问题,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2]。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中学习《人口与环境》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则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口的分布以及迁移问题,比如,“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经济发展、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在分析思考问题时形成良好的多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三、结束语
地里科目的设置实际上是一门应用非常强的学科之一,因此在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则是尤为重要的。其不仅要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思维能力,更是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从而更好的将地里学科的知识得以拓展与应用,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除此之外,高阶思维亦是具有诸多的优势作用,不仅对于地理学科具有一定的帮助,对于其他方面的学习亦是具有等同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教学。
参考文献
[1]刘欣杰. 高阶思维培养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J]. 考试周刊, 2018, 000(056):150.
[2]刘晓翠, 何红. 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地理课堂教学问题设置探究[J]. 地理教育, 2020, 000(0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