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冰
江苏省海门中学 226100
摘 要:高中美术教学以美术鉴赏为主,旨在培养高中学生的审美素质,提升学生审美水平,帮助高中学生形成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全面落实高中美术鉴赏教育目标。文章基于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现状,探究如何提高学生的美术自 主学习能力,美术作品的观察能力,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美术;美术鉴赏;教学思考
引言;美术源于生活,又表现生活。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中从不缺少美,如何发现美,如何发展美,是美术学科的基本要求。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老师很是学生,都需要一双发现美眼睛。但是,当下高中美术鉴赏活动并不乐观。本文从分析高中美术教学现状入手,探究高中美术鉴赏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
1.对美术鉴赏的重视不够。当下,部分师生对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高,部分家长觉得美术技巧更重要, 认为学生画得好就足够了。甚至一些家 长另眼看待美术教学,认为学生应该把精力用到主科上,高中美术是不重要的课程,没必要投入过多的精力。
2.美术鉴赏教学模式单一。目前很多高中的美术鉴赏教学还停留在通过讲解向学生传达课本上的知识的阶段。单一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被动接受美术鉴赏知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反感情绪,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不利于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及审美能力的提升。
3.缺乏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如上分析,部分教师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以口头讲解为主,不能积极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学生觉得无趣,学习兴趣低下,学无所用,学习效果自然不佳,鉴赏更是无从谈起。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
1.设计引人入胜的导入。课堂导入是提高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环节,趣味性强、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可以将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美术鉴赏课程教学设计中,课堂导入的设计要体现出针对性、简明性、启发性、新颖性、趣味性。
2.创设直观感受的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物件,为学生创造直观的感受,让学生对美术作品有直观的了解,激发学生的认知欲望,引导学生更好的欣赏作品。教师可以拿出具体的实物或者实物图片,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提高。例如,在素描鉴赏课中,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解基本概念与绘画手法,然后拿出石膏模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配合相应的讲解,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中的概念。
3.开展情感体验的活动。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活”起来,是课程改革的趋势。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是上好高中美术鉴赏课的重要环节。如,在鉴赏明代徐渭《墨葡萄图》、清代郑燮《丛竹图》时,由于二者均为诗意画,教师可采用微课的方式进行教学,并将课堂命名为《诗与画》形成翻转课堂,带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体验活动。
4.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美术是一门人文学科,新课标对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加关注美术作品的民族性,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并且还应放眼国际,正确认识和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融合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的内容,或者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列入其中,以此加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时可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共同开展合作教学模式,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创新和发展的目标。在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可融合其他学科如语文的美文朗读、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为学生介绍更多的专业知识,并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5.注重动态鉴赏的引导。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善于 发现、观察,尤其要关注学生在鉴赏学习中的表现,抓住学生 表情、动作、讲述等细节,获知学生在认知、情感方面发生 的转变,从而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是学生成长和发展道 路上的引领者,是学生学习生涯中的指路明灯。以鉴赏古代关 于梅、兰、竹、菊的代表画作为例,提问是否知道为何把梅、 兰、竹、菊称作“四君子”时,部分学生表现得比较迷茫或小 声与其他学生交流,部分学生会快速反应并朗诵已学的一些古 诗词或是表达自己的认识。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这种动态化的 差异反应,来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具体特征给 予恰当的引导和激励,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
6.广泛应用信息化资源。当今时代下新媒体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广泛普及应用,不但给学生学习提供大量的信息知识资源,也为新课改背景下学生探究学习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例如,在赏析中国宋代绘画《清明上河图》时,在教课之前,教师让学生利用新媒体资源搜集整理作品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创造互动空间。使学生通过自评、互评评价体系从不同角度讨论分析美术作品。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会受到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情景以及文化历史的影响,教师须指导学生结合宋朝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作品的创作背景,将美术同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因素有机结合起来。
三、结语
国家颁布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提出五大核心素养,为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方法,创设直观感受的情境,开展情感体验的活动,并可以融合其他学科的教学,注重动态鉴赏的引导,适时应用信息化资源,开展鉴赏活动,提升学生的鉴别和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叶一凡.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J]西
部素质教育,2019(6).
[2]张东易.环保主题综合材料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
[3]许志岐. 高中美术鉴赏课融入审美体验的策略. 大众文艺[J],
201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