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付婧
[导读] 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相对匮乏

        付婧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第七中学 山西省 长治市 046600
        摘要:我们知道,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环境相对匮乏,而英语需要大量地接触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接触英语最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阅读。所以,只有在小学阶段培养包括阅读在内的各种技能,才能适应上中学后英语进一步的学习。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英语课标语言技能中的一项,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小学英语教学应培养的重要能力之一。
        关键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引言
        英语阅读教学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与实践性,要想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英语阅读学习水平,就要把握英语阅读教学三要素,分别为:掌握基础方法、学习阅读技巧、具备阅读兴趣。“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要想开展阅读教学,就要积极转变课堂教学思想,关注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英语文章,促使学生能够在理解英语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学习英语语言文化,形成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要求
        阅读,是读者将书面的文字或其他显示出的符号转化成具有意义的信息输人,并且能流畅地理解篇章。它是学生获取语言信息和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也是积累和巩固词汇、扩充英语知识和了解外国文化的重要手段。因此,是否能在中高年级培养好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在低年级打好基础。根据课程标准对不同等级的要求,小学英语教学在初始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根据图片或者实物等提示快速认读词句、学会联系记忆,初步形成阅读兴趣。在中高年级,初步尝试运用简单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渗透、略读、寻读、跳读、分段细读、整体重读等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让学生体验多样体裁的英语阅读,能够主动阅读其他读物。
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三要素
        第一,要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范读、领读、文章讲解等教学环境,带领小学生朗读、理解与背诵英语课文。在此过程中,学生先逐个学习英语句子,再将句子串联在一起形成短路,最好在模仿教师的语气进行朗读,感受文章思想与情感。第二,归纳阅读技巧。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够一味的带领学生学习,而是要将阅读技巧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形成独特的英语阅读方式。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圈、点、画、记”的方法,标记文章中有疑问、重点或者有趣的地方,并且思考相关问题,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理解习惯。第三,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小学生年龄较小,单调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把握学生的性格特点与爱好,通过多媒体、创建情境、小游戏、多种阅读方法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利用问题教学感知阅读乐趣
        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较为单调,虽然学生也能在课堂内掌握一定的单词,但是学习到的词汇却无法真正深存于学生脑海,一段时间后,学生便会渐渐忘记这些单词。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在句型、句子对比过程中了解话语关键。这样的阅读教学更具实效,能摆脱以往的低效率教学,让学生在更具效率的课堂学习中提高自身的英语能力。在阅读时,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朗读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并提出适当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探究过程中了解题目主旨。为此,在组织教学活动前,教师可提出与课题相关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在课堂学习中了解问题实质,并找出问题关键,自主地进行探究思考。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指导,做学生背后的指引者,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参与阅读课堂中,加深学生印象。


        (二)利用英语绘本丰富阅读体验
        英语绘本以图画的形式展现故事,并在潜移默化中将英语融入其中,可以逐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借助英语绘本辅助讲解,可以让学生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让其自觉地进行英语知识的学习,主动阅读文章,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借助绘本帮助自己开展教学,提升学生能力。但同时,教师在引入的过程中,也要注重绘本的选择,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的绘本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过易绘本则难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只有选择合适的绘本,才能发挥绘本的积极作用,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创新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自身的年龄特征,对于低年级而言,大部分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顾虑较少,敢想敢说并且有着较强的求新求异愿望,因此,教师不要一味地追求课堂纪律而阻止学生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应当尽量使用语调丰富且风趣幽默的语言,同时配合适当丰富的表情与手势进行课堂教学,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轻松预约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这样的课堂气氛中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全身心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并能够培养学生主动积极用英语发言,进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
        (四)培养习惯,渗透生活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提高文本阅读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理解的关键。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学生阅读能力养成的前提。因此,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开展阅读引导。第一,在课堂中开展阅读引导,结合教材的内容渗透,通过个人探索,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内容,学习阅读的方法。第二,在课下,也需要结合信息平台建立,定期为学生分享有意思的绘本,为学生营造宽松的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阅读。随着学生阅读经验的增加,逐渐将阅读内容渗透到生活中,并开始自主寻找感兴趣的绘本。第三,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结合文本的解读,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探索文本的奥妙。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管是哪个阶段,习惯的养成都不是朝夕就会形成的。在长期的阅读累积中,学生的词汇量也在不断增多,对英语句式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在日积月累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自然而然会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教师一定要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主动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在阅读中走弯路,通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综合阅读理解渗透,提高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以更好的状态引导学生去面对未来的学习生活。
结束语
        在新型的阅读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着重改变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注重学生基础发展,让学生在探究问题、学习阅读技巧的过程中,尽情感知英语阅读课堂的魅力。教师要切忌以往的简单单一教学,在多方教学过程中抓住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让学生在日积月累学习过程中掌握英语阅读技巧,并为他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找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英语发展模式,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想军.分析小学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265.
[2]刘佳鑫.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析[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335-336.
[3]彭江炜.论有效进行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策略[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年教育创新网络研讨会论文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20:770-771.
[4]王红艳.浅谈小学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策略[C]..教师教育论坛(第四辑).: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01-403.
[5]郗良霞.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