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教学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孙文艳
[导读]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强

        孙文艳
         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66300


        【摘要】《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理论性强,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零件测绘更需要多人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那么在《机械制图》课程中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教学方法能让课堂学习更高效,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总结了一些方法,供其他教师参考。
        【关键词】机械制图;合作;教学;课堂
        《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程,该课程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读图能力及空间想象力。但是该过程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及空间想象力要求较高,若是单纯的采用传统的被动式教学方法,可能会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在机械零件自主绘制及机械制图设计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若是在开展教学过程中融合应用合作学习法,让学生相互合作学习,不仅有利于个人相关学习效果的提升,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团队意识。
一、什么是合作教学
        合作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围绕教学主题引导学生相互合作、相互探索,从而促进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不仅有利于其学习相关知识点,还有利于帮助其合作精神的培养。在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异质小组的分组方法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当中包含有个性特点、能力水平、学习成绩都各不相同的学生,在分好小组之后,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为提出问题,让每个小组中的成员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在得出答案之后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来发言,教师对每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这样既实现了各个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学习,又实现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
二、当前《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机械制图》实际教学过程中安排有比较多的课时,但是实际开展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是被动式教学,自己制定教学大纲之后,为学生讲述相关知识点,这种单向交流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变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点的灌输,然后完成教师所交代的学习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积极改变现有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非常必要。
三、合作教学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精心设计教案,为学生合作学习保证质量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经常是满堂灌,这种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如今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在学生的学习探索过程中,通过交流合作、讨论等学习方式适时有效地给予引导和帮助。这里提出的“合作学习”强调每个学生都有收获。通过合作,学习者可以一起体验克服困难的过程,感受到彼此合作的默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每个参与者都是成功者,这样更利于激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保证学习的顺利进行。
        想要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教师的第一步就是要精心设计教案,在《机械制图》教案设计过程中,尽量每节课都要设计合适的任务让学生进行合作,什么是合适的任务,就是难易适中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又有合作的必要,通过合作能够完成的任务。但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合作的必要,因此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案,把需要合作的任务确定下来,便于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合作起来。合作教学的任务有大也有小,同样合作学习的人数也可以2人或4-6人,根据具体的任务安排合适的合作学习小组。


(2)巧妙组织课堂,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保障
传统《机械制图》课堂教学,理论性较强,通常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很少有发言的机会,然而在合作教学的课堂上,课堂教学非常活跃,学生竞相讨论,课堂会非常热闹。教师要巧妙地组织课堂,理性对待,让课堂活而不乱,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又要让学生学会遵守纪律,养成良好的合作交流习惯,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例如:在为学生讲授某一种机械设计方法之前,应将相关新方法、新理论的实际背景予以充分介绍,尽可能引用易于学生理解的实例,并将相关新理论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案例或者是过去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比较,更便于学生理解。那么学生在了解到相关背景之后就会提起兴趣,积极主动的在课前、课后去了解更多的相关知识,那么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在讲授相关知识点时,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更加的容易。此外,教师在讲授了相关机械设计方法原理之后,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引导与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将相关知识点进一步延伸,不仅有利于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还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也能够从课堂上感受到该门课程的魅力,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
(3)适时引导点拨,为学生合作学习保驾护航
        合作教学的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是并不意味着就失去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经常巡视小组,了解小组的合作进度,碰到有些小组不能继续开展下去,需要适时的引导、点拨,如果遇到一些小组对问题的研究不深刻,停留在表面,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式的引导,让他们向更深层次的方向进行,产生更具创造性的作品。
        因此,在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点拔和引导必不可少的,教师应加强巡视课堂,耐心倾听学生的讨论发言,必要时可加入个别学习组的交流活动,这样不但能有效发挥老师的调控作用,防止目标问题的偏离,而且可增强合作氛围,使合作教学更具价值。如在合作完成《机械制图》平面图形手柄的绘制时,让学生自己合作讨论绘制的步骤,先绘制哪一步,再绘制哪一步,如果出现卡壳的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图中的哪些尺寸能够先确定那一部分,然后继续往下进行,这样有了教师的协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才不会没有信心,更能全身心地投入。
(4)充分合作展示,为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
   课堂合作展示是合作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是让合作小组发表自己组的观点或展示自己组的作品,表达自己小组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是在脑海中形成知识思维网的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交流学习的过程,也是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细心倾听学生的交流讨论,抓住关键,突出重点,鼓励学生自由争辩。我们不能把课堂交流仅仅当成“成果展示环节”,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呈现的成果、观点、解释会对学生完善知识体系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此外,还会给学生带来争辩,相互讨论,提出质疑,能够引发新问题、新知识,便于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网络。
在《机械制图》线和面的投影部分,常常会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看小组内能摆出几种位置的线或面,在展示过程中如果有不足,可让其它小组补充,小组间既是竞争又是合作的关系,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而让学生自己归纳他们的共同特点,一步一步随着内容的深入将结论得出来,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科学及时评价,为学生合作学习指明方向
        学生的展示希望获得教师的认可,因此科学及时的评价对合作学习非常有必要。及时适度的点评分析可以帮助学生修正合作成果,少产生岐义,也便于巩固教学内容。对于学生合作学习的各种结果,教师都应认真对待、耐心听取,对于学生的分析,正确的要充分肯定,有独特见解的要大力鼓励,错误的也不要直接否定,要在肯定学生已经积极思考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再想一想,或听一听别人的见解分析。这样既可最大限度保护学生的探索热情,又可修正知识巩固知识,很好地完成学生内容,落实教学任务,是合作教学点睛的一步。
        这是总结的合作教学在《机械制图》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研究,但是我认为对其它的课程同样适用,这是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可根据课程内容进行设计、调整、规划,做好顶层设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