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波
东源县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广东省河源市,517000
摘要:在高中这一阶段,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提升自身“生命观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的生物教学中,总是会有一些微观的知识,对学生的想象力是巨大的考验。由于生物知识比较抽象,仅靠口头讲解很难高效的完成教学目标,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需要一种新的教学办法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把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实施创新教学,利用信息技术展示想要讲解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提升自身的生物水平。本文主要讲述的内容是高中生物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来对课堂进行创新,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生物;实践探索
引言:高中生物学习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微观的,仅靠学生的想象和教师的口头讲解难以达到教学目的,这就要求教师用更形象具体的教学办法为学生展示生物学中的微观内容。在课堂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音频的方法把抽象的生物学知识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声像图资料。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把生物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念”,提升个人生物核心素养。现代信息技术教学中,新课改要求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利用信息技术教学使学生能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生物学知识,并进行主动学习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一、信息技术教学是高中生物课堂需要
随着新课程标准改革,要提升高中生的生物学核心素养,养成“生命观念”就要让学生在现实中体验生命的可贵,通过视频、图片、音频资料感受来自大自然的生命。在时间不断推移的过程中,过去几年间已经灭绝了数以万计的物种,让学生通过自然界中物种的灭绝明白生命只有一次,要懂得尊重生命和敬畏生命。在微观方面,一个单细胞生物也是独立的生命,受教学设施的限制,学生很难在实验课上观察到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教师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讲解微观界的生物大分子,就可以通过给学生放视频、图片的方法,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在课堂上应用信息技术时,教师可以在生物教学中为学生展示生活中不常见的物种图片,比如丹顶鹤、东北虎、北极熊、火烈鸟、孔雀、珍珠鸡等的形态,也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或音频,让学生感受这些野生动物的生活环境和叫声。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展示新冠病毒的形态、艾滋病病毒的形态、蓝藻、褐藻的细胞器微观结构等,让学生更加理解生命的奥义,产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实施高中生物教学,有助于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生物学习变得更简单,从而提升了高中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
二、高中生物课堂中的信息技术教学
1.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对新奇的生物存在好奇心,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可以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拓展资料,一方面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相关的课外知识,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生物教学中将课堂和生活结合,日常生活中人生病了体内会出现怎样的反应机制,CO中毒的机理是什么以及化验中血常规的检验各项指标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通过把课堂知识和生活中的应用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信息技术教学能够开阔学生视野,加深学生的生物知识理解,使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也更为牢固。
例如,教师在讲解高中生物学知识《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时,教师可以找到洋葱表皮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视频前段让学生观看,学生通过不同浓度的生理盐水导致洋葱表皮细胞失水质壁分离和吸水质壁分离复原。
通过信息技术用视频的方法学习,加深学生对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知识的印象,让学生理解的更加深刻,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效果,更加全面理解课堂内容。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查找资料,学习与生物学相关的其他知识如,野生生物的生活习性,传递生物信息的方式等培养学生的“生命观念”。
2.信息技术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
对于普通人而言,关于野生的动植物和微观世界中的生物,我们的了解是比较少的,对大型野生动物而言,学生无法直接自行观察,对一些微观界的生物来说,肉眼也无法看到,这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生物学知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高中生物教学,可以有效开阔学生的视野,通过野生动植物的生活视频、微生物的生活视频和细胞中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图片展示,能够加深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印象。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高中生物教学,能够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容量,能够让教师在更短的教授给学生更多有用的知识,营造出好的教学氛围,拓展学生在生物学学习中的视野。
例如,在教师讲解高中生物学知识孟德尔的三大遗传定律时,可以辅助播放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相关视频,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细胞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经过复制、联会、交叉互换和分离过程,加深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自主研究生活中生物学相关的知识,如蜻蜓点水是蜻蜓的什么行为,池塘中的青蛙抱对是什么行为,夏天的蝉鸣是蝉的什么行为等。教师让学生在课下收集相关资料,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开阔生物学习的视野,提升自身的生物核心素养。
3.3.信息技术教学让学习内容更加直观
对比传统教学,生物教师在高中课堂上通过口头讲授向学生讲解知识,导致学生只能靠想象来理解课文知识,造成所学知识不精、掌握不够全面的问题,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直观的表达出生物模型和自然界中的生物类型,降低教师教学难度。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和音频的方式直观的表达出生物教学的内容,从而提高高中生物教师的教学效率,降低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难度,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构建,同时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更有利于教师帮助学生构建生物知识体系,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生物学知识《细胞的基本结构》时,可以通过视频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观看细胞器的结构,也可以通过使用橡皮泥来制作细胞内各细胞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把细胞的显微结构具体的展示出来,这种教学模式让生物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和具体,使生物学学习变得更加简单,提升了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热爱生命的情怀,养成尊重自然界各个物种生命的习惯。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教学在现代教学中是极为重要的,传统教学方法中没有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无法直观的表达出生物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中对抽象的知识感到吃力,从而逐渐丧失学习生物的兴趣。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关于野生生物和微观世界的视野、让生物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通过信息技术这一创新型教学技术,让学生自主在课本中寻找素材,研究自身感兴趣的生物学知识,通过与生活中的常识联系,有助于学生“生命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养成,让学生养成珍爱生命和自主探究的良好品质。
参考文献:
[1]张进霞. 多媒体信息技术助力高中生物实验教学[J]. 数字通信世界,2020(04):223.
[2]管永飞. 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整合策略[J]. 才智,2020(18):30.
[3]梁文雄. 信息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127+129.
作者简介:黄伟波,1989--,男,汉族,广东省河源市,高中生物二级教师,大学本科,单位:东源县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广东省河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