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小华 孔存志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 273100
摘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改革,对于教育手段的创新势在必行,而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帮助高职计算机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相互直接的合作学习使学习成果得到提升。在现阶段的的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于网络教学模式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使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教学中能够更加快速的掌握知识,因此,合作学习是必要的学习手段。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应用
前言:
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下,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已经充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的方方面面,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对于网络教学模式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为了使学生能够在课程教学中,对于计算机网络教学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开展合作学习的方式。
一、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合作学习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符合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
想要在计算机网络模式的教学中更好的取得合作学习的成果,就要对于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把握,通过对于学生的特点把握,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方式。在现阶段,学生由于基础不同,所以班级内的学习对于计算机使用的水平参差不齐,对于一些生活条件相对优越的学生来说,年纪很小时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玩一些游戏或者看视频等,对于计算机的操作使用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而像一些家庭条件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学习才开始接触计算机,对于操作更是一窍不通。因此,合作学习方式的利用要注意让学生直接能够相互督促,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避免因为一些学生对于计算机不了解,就自卑不敢问的情况发生。要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良好学习氛围的建立,使学生能够在较好的互帮互助氛围中拉近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对于学生身心特点进行充分考虑再进行内容的目标。
(二)符合高职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特性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后,大多都要走向社会,因此,在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于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考虑,不能讲授给学生一些华而不实的知识内容,要针对于国家对于高职毕业生的要求进行教学方案的制定,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能够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内容进行交流。并且,要让学生能够通过合作学习,掌握更先进的知识,而不是单纯的对于教材内容进行学习,从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作为教师,要对于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特性进行深入的理解,并且在教学中,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进步,及时对于新的计算机知识进行了解,多与学生探讨,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中的计算机网络模式教学下,为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三)革新教学方式和理念
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的授课形式多为说教方式,这样的方式不利于学生建立起完整的计算机只是体系,并且,会使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解不够全面,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在合作学习的使用中,学生可以通过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探讨,来获取更多的知识。一些学生由于在生活中见多识广,因此,能够为其他学生在合作学习时,带来启发。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视野。真正的能够通过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过程,感受到信息技术对于现代社会的重大影响,了解到大数据时代对自身生活产生的影响,从而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对于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视度。
二、高职计算机网络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策略
(一)设置合理的学习任务
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开展过程中,为了能够使合作学习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首先对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首先,教师需要对于学生现有的实际计算机操作水平进行了解,通过了解发现学生现阶段的不足,在对于一些学生在操作上还不能很好的掌握的内容时,要降低一些学习难度。其次,在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时,教师要充分的考虑到任务内容的实用性,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操作水平,感受到计算机学习过程的新奇,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探索精神。例如:在针对于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时,教师要根据组内学生的水平进行合理的内容布置,通过学生与他人进行沟通合作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增加学生之间的凝聚力,使学生能够在合作的过程中更加愉快。
(二)任务小组的合理划分
在对于任务小组进行划分时,也需要教师对于学生的情况进行深思熟虑,通过将组内学生的差异进行平均,来确定出最合理的划分方式。通过合理的划分有助于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帮助,以确保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人,基础较差的学生在组内合作学习时,也能够得到他人的帮助,从而使班级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学习水平能够共同进步。例如:在进行合作学习小组划分时,教师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分析,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来安排小组人员,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小组之中,都能够发挥出自身的优势。要对于小组的组织构架进行完善,确保组内成员各有所长,并且能够互相帮助。并且,教师还要通过对于学生的实际计算机操作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虑,确保组内能够有帮助他人提升操作水平的学生。通过这样的方式在组内形成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教学关系的转变
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也是对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转变,在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作为课堂主体对于学生进行指导管理。在课程内容讲完后,还需要对学生的操作过程进行指导,但是由于班级人数较多,教师经常会顾此失彼。在合作学习的模式下,首先,学生的课堂地位得到了提升,在组内进行学习时,成员遇到问题能够直接获得其他学生的帮助,从而减轻了教师的任务量。并且,通过组内一些基础较好学生的先进思想和开拓思维能够帮助组内同学共同发展。例如:在课上,教师通过对于合作学习的运用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的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而教师在过程中,可以对于各组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总结出一些普遍的计算机操作或理论知识问题,从而能够掌握学生在学习中还没有能够掌握的内容,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着重考虑二次教学。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高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教学合作学习的运用中,能够加强对于学生的合作意识,团结意识,以及乐于助人精神的培养。由于计算机网络教学的本质内容就是让人与人之间能够相互分享,相互信任,相互学习与合作,因此,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学生能够养成互联网思维,加速学生计算机网络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能够加强与他人交流的能力,并且,在交流的过程中,共同进步,为学生营造出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例如:在组内学习时,通过交流过程,学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帮助其他学生,从而从中获得了成就感,感受到了帮助他人给自身带来的快乐。并且,通过大家的交流,能够使学生对于信息化技术以及大数据时代有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养成互联网思维,以及大数据思维,对于学生今后的工作以及生活,能够起到重要的帮助。
结语:
本文通过对于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模式的合作学习方法进行了探究,总结了在高职计算机网络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应该注重的问题,以及有效的开展合作学习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对于学生的学习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并且要在内容选择上符合高职计算机网络学科的特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对于教学理念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帮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更好的进行计算机网络课程内容。
参考文献:
[1]周庆丽.网络环境下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国新通信,2020,22(06):216.
[2]陈培林.基于混合学习模式的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20(04):129-130.
[3]陈小荣.自主—合作学习在网络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