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陈敏
[导读] 目前,社会正处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

        陈敏
        四川省资中县球溪高级中学  641208

        摘要:目前,社会正处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伴随着高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越来越注重创新能力的发展。但目前中小学教育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从学校到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看  重的是考试成绩,而相对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践证明,过去  陈旧的教学方式和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相脱节的。高中生物是一 门能有效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一、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一)创新是国家与民族发展进步的驱动力
        创新指的是一种独特的能力,即人通过一系列创新活动取得 成绩的某种技能,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总结问题三方面的 能力。创新被我国列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培养重点与核心,高中 生物作为培养生物人才的必经教育阶段,同样需要紧跟时代发展 潮流。高中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想的培养,逐步引导学生 形成发散性、新颖性以及独特性的创新思维。学校在生物实验教 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生物素养具有不容 忽视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出适应21 世纪发展的现代化生物人才。
(二)创新有助于培养人才
        认真严肃的科研态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生 物学的主要构成部分就是生物实验,生物教学过程中采用的直观 教学法也是以生物实验为主。高中生物通过各种实验教学,能够 让学生的感性认知获得启发,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与掌握基础 生物学知识,具备基本的生物实验技能,特别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独立操作能力。另外,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 于动手技能与实践技能快速发展的关键阶段,因而在高中生物实 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未来生物领域人才树立认 真严肃的生物科研态度。
二、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观念相对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高中教师的教学思想与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变,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  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 多数高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依然未彻底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譬如,“灌输式”与“填鸭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仍然存在,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验课程的机械操作,对  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培养没有予以足够重视。与此同时,在当 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营造 一个有利于创新学习的氛围与环境,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与模仿实验,这种陈旧的教学观念必然会阻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


(二)教学模式形式化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等新兴科技已经普及到了教育领域,多媒体教学模式目前在我国大多数学校中 均已被广泛应用。与传统黑板教学相比,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功 能更多,如能将高中生物实验的相关视频、图片、声音等逼真地呈 现给学生。因此,多媒体教学模式是一种高质量、高效率且有助于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新兴教学模式。然而,当前多数高中生物教 师在应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是简单地替换了板书教学,而没有实质 性的优化教学思维、教学方案等,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形式化教学

并不能有效地发挥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优势与功能,也无助于学生 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
        高中生物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减少机械 性的知识讲解,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应彻底突破传统封 闭式的固化教学模式,鼓励与尊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素质教育 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比如,教师在高中生物“分子与细胞”的 教学中开展关于“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探究实验时,可以要求学生 先设计实验,然后进行实际操作,最后观察分离出的色素带的数 目、颜色、分布顺序和宽窄。这加强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学 习,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直观认识度。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分析 不同实验组之间出现的现象差异,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并根据 原因分析改良实验。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也是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 中应该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主体意识,设计更多 的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与动脑,启发其创新思维,提 升其创新能力。
(二)教学模式功能最大化
        当前,多媒体教学模式已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得到大量运 用,但要想实现这种现代化教学模式的功能最大化,则需要注意以 下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高中生物教师要做好教案设计,精心准 备教学内容,切实将教学内容与多媒体教学优势充分结合起来,以 此实现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如在“生物技术实践”选 修模块中,关于植物的组织培养、DNA 和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对实验室条件要求较高,这导致学生无法进行实际操作。此时教 师可以通过播放相关生物实验视频,让学生组成不同小组,分别对 实验过程中的不同环节进行现场演示,并总结实验操作过程中出 现的问题、现象以及解决方案等。另一方面,教师要将多媒体教学 模式与板书教学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用 最合理的教学模式并予以演示。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制作PPT 或设计板书并展示给其他同学,从而提升学生的理解与创新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中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因此,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要从上述方式中汲取更丰富的经验,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认真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修养。课堂教学中,切实搞好实验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利用小组合作交流的优势,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白晓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之我见[J]. 知识窗(教师版),2018(04):147-148.
[2]徐佳虹.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J].文理导航(中旬),2019(11):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