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议题为载体,提高思政课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赵敏
[导读] 论文围绕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堂展开了叙述

        赵敏
        濮阳外国语学校;457000
 

        摘要:论文围绕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堂展开了叙述,分析了议题教学手段在高中思政课堂当中的应用策略,建议首先结合教材内容科学的去选择议题内容与目标,其次则需要围绕议题进行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并且尽可能的锻炼学生在议题探讨当中的自主性。
        关键词:议题;思政课;教学;高中
        
        思政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同样这门课程不仅涵盖着政治文化等知识内容,同样还覆盖了经济社会等文化内容,是极具有时代特色和社会特点的一门学科,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前的思政课程开展过程当中,却暴露出来了一定的问题和弊病,首先就是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和陈旧,其次就是学生们在学习思政课程时候的兴趣和积极性严重不足,这些现实问题都阻碍着思政课堂的有效开展,促使其教学效率持续下滑。
        一、结合教材内容,选择议题目标
        在当前的高中思政课堂当中,教师需要意识到议题教学仍然是一种辅助性的教育手段,是一种先进的教育工具和教育方法,所以在对议题教学模式进行运用的时候,首先应当尊重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教学实际,在结合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之上,才能够确保议题的教育性能够达到标准,所以当前教师想要搞好议题教学,那么就须对高中阶段的思政课堂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读,梳理出其中的最重要教学内容,并且以此为依据来设置议题的主题和目标。
        举例来说在高中思政课堂当中,必须要学习的就是文化传承与创新这1单元的知识,在这方面进行学习时,更多的是侧重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是侧重于当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使得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以后能够具有更包容的胸怀,能够对于文化多元性有了更全面的认知并能够做到推陈出新,既继承传统的中国文化又能够弘扬先进的现代中国文化,所以在新课标理念的引导之下,教师在议题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应需考虑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具有更强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渐渐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文化传播与继承意识,使他们在传播和弘扬文化的时候,能够树立起主人翁的情感,能够背负着社会责任感。
        另外,考虑到当前的高中学生大多都是00后他们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相对较多,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认知深度则不够,那么此时教师在选择文化内容的时候可以选择00后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当前比较深受00后学生欢迎的汉服文化和京剧文化等等,都可以以此作为议题的主题和内容,让学生在观看一些汉服演出秀或者是京剧表演的同时,了解到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粹之处,从而使得他们更能够树立起文化自信心,领悟到这种传统文化背后的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地区为依托选择不同地区内部的传统文化,如果是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话,教师还可以选择少数民族的特有文化形式,让学生们在基于实际生活的文化认知过程当中,在乡土资源的深入挖掘和议题选择当中,帮助学生理解这一单元的知识内容,并能够学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二、围绕议题进行课程资源整合
        教育资源将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依托,同样也是最重要的要素。所以在当前的高中思政课程开展过程当中,教师的议题必须要成为一种有效的资源,甚至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和互联网的优势资源价值对网上的一些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使得学生们在观察议题并探讨议题的过程当中能够吸收到来自国内外和不同领域的各项资源,这样的设计内容将具有更多的新奇性,也具有更强的丰富性,有利于促使学生在思政课堂当中产生更强的学习积极性,并达到高校教学的目标。
        在这方面建议高中思政课程的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甚至是具有辩论性特点的议题,让学生们在交互探讨当中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而在这方面同样应当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要主体,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而不是由教师单方面的去推进教学课程和教学进度,考虑到教学目标的设置,一开始可以挖掘学生感兴趣的一些内容,让学生首先获得感性认知,随后让学生在分小组进行讨论或分小组进行社会调研与资料搜集的过程当中,将这些感性认知渐渐转化成为理性认知,从自己的情感体会转变成为了知识理解,那么这样一来就能够完成对于思政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既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又能够帮助学生完成对思政知识的巩固与学习。
        举例来说,在学习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一这篇课本的时候,这篇课本更多的是为我们揭示了经济生活当中的一些现象和规律以及背后的原理,在第1单元当中就涉及到了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都必然会发生的一种行为,那么就是消费,为此教师可以在进行这1单元知识讲解的时候,更多的侧重于联系实习生活,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课题作为议题内容,让学生进行交互探讨和辩论,并引导学生们在互联网嗯的加持之下,完成对信息资料的搜集和学习,譬如在学习第3课多彩的消费这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也通过采访一些家人朋友,去了解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怎样进行消费,而消费的具体类型有哪些。那么这些学生通过这些社会调研或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就能够很轻松的了解到在当前我们进行消费的时候,有一些是超前消费,有一些是现实消费,还有一些是通过虚拟货币进行消费,不同的消费方式代表着不同的消费观念,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接下来的议题辩论,那就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着哪些哪些不同的消费观点在这些消费关键进行碰撞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代表某一种消费观念去提出其中的优势,同样也能够批判其他消费观念的劣势。超前消费,这一种消费观念为例,可以将班级内的学生划分成为两个阵营,让学生们进行自主辩论,说出超前消费这种消费观念和消费类型的优势和劣势,最终引出整堂课的关键点,那就是我们究竟应当如何去对待金钱,我们究竟应当养成怎样的消费观念和价值观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高中思政课堂当中,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滑,已经严重干扰着教师日常教育活动的开展,甚至是造成思政课堂教学效率持续下滑的根本性原因,所以当前在议题的选择上应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与学生的兴趣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时事新闻作为主要的议题主题,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得学生们在对议题的学习和讨论过程当中完成对思政知识内容的理解和体悟,从而构建更加高效的高中思政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海燕.职业院校思政课议题式教学法教学设计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35):54-55.
        [2]汤晶晶. 议题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