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互动 尽显“植”趣——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 成佳丽
[导读] 种植是幼儿亲近自然的重要机会

        成佳丽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海益路东城第三幼儿园(相江园区)310019
        【摘要】种植是幼儿亲近自然的重要机会,我们要把这个机会还给幼儿,让幼儿真正在此过程中享受快乐。怎样让幼儿成为种植活动的主人,怎样让植物园成为幼儿活力互动探究的乐园,这是值得我们思考与探究的内容。所以,基于幼儿现在的生活经验、兴趣愿望以及学习发展的需求,我们将在种植园里开展的活动内容,锁定的范围是“幼儿园班本种植活动的实施策略研究”从中能培养幼儿在种植园中,大胆尝试亲自然,注意搜集、挖掘、整合生活中的资源,以幼儿兴趣、需要为主线,以生活和互动为载体,促进幼儿自主劳动的兴趣。
        【关键词】   幼儿   种植活动    策略
        一、问题背景
        种植活动则是幼儿开展有关自然、有关生命探究的途径之一,它融合了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蕴含了许多发展的机会。幼儿参与种植与管理,能将课程内容与生活相结合,认识周围世界,感悟生活,使幼儿获得很多方面的经验。但实际上,我园在开展种植活动上存在诸多问题:
    1.当种植变成被动式——坐享其成
        种植是我们老一辈传承下来的劳动技能。但是现在生活在21世纪的时代中,幼儿对种植的理解也比较模糊。他们是在温室里成长的花朵,不会去自己主动参与种植,最后,只能从身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哪里去接受种植收获的果实。
        2.当种植变成表面化——走马观花
        幼儿园的种植园,每个学期都会分配一块种植任务下来。让老师和孩子一起参与亲近大自然,体验耕种收获的快乐,带着孩子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但是,老师认为,幼儿在参与种植活动,比较不安全,甚至会觉得他们会帮倒忙。其次,幼儿的手上,衣服上弄的到处都是泥巴。因此,幼儿园的种植逐渐转变成他们的种植观摩活动。
3.当种植变成割裂化——虎头蛇尾
        在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时,我们在前期的准备和开展都轰轰烈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这个种植热度就慢慢的被退化了缺少管理和养护,甚至在活动的后期都无人问津的状态。
        幼儿园的种植园一直是被大家忽视的学习宝地,如何让种植散发生命活力,让幼儿感悟自然生长的力量,发挥自然课堂的应有价值,是当前种植活动极为缺乏的。立足于课程背景下的资源开发,需要教师带着幼儿来到班级的种植园,去接触大自然肥沃的土地。幼儿对这块种植园充满了欢喜和好奇,开始了他们这次“遐想旅程”。他们都说出了自己想要种的植物,西西说:“我想种上草莓。”慧慧:“我想种玉米。”点点:“我想种一些青菜……”但是怎么种呢,教师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的几个活动。
    二、“点燃星星之火”——以自主选种为契机,激发种植兴趣
   (一)收集物种妙想,开启种植热潮
  案例 选种子
        在《我想种什么》的调查表中,幼儿有的想种青菜,有的想种番茄……小小的种植园,实在众口难调。于是幼儿利用班级配备的iPad进行网上查阅资料,借助官方指导,明确了四季豆、黄瓜、葫芦、南瓜、丝瓜等都是春季播种的,青菜、四季豆叶子、青菜、莴笋等都是秋季播种的。必须要依据当下的季节选择合适的种子,最终,以投票方式确定了班里的种植物种——四季豆。
        幼儿通过自己的调查与了解,在选种子中,积极讨论、引发思考,这里的教师作为支持者,给孩子一个问题,让他有目的地去寻找答案。


    三“激活养护通道”——以互动为形式,促进主动种植
   (一)积极探索,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
        幼儿在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他们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观察,掌握植物生长的条件,以及有经验的植物管理等方面,他们要学会自己思考解决,这个过程中可能存在不确定,但是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自我思考,鼓励以各种渠道获取更多的信息,他们才有进一步实践验证的机会,这也是幼儿不断反思进步的表现。才会,在愉快的种植中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的发展。因此,引导幼儿自主自发地参与种植活动是教师工作的内容之一。
案例:本次我们的种植蔬菜是《四季豆》,四季豆也非常适合在春季播种,因此,孩子就有幸参与和了解种植四季豆的过程。孩子们认认真真的看爷爷翻地,他们蠢蠢欲动也想试一试翻地的本领,你看这个欣欣拿锄头都拿不动,怎么办呀!嘉瑜说:“锄头很重的哦,这是爷爷奶奶用”。铛铛说:“我力气很大,让我试试。”但是以上手他就哎哟,同伴们都笑了。点点说:“我们小孩应该用小锄头。”
    幼儿在种植过程中积极参与材料的准备与使用,认识种植工具,在种植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会主动的调试种植工具,根据是自己的想法,用自己的方法验证。
   (二)任务转化,感受“无意劳动”的快乐
    幼儿尝试翻地过程种,嘉瑜突然叫了起来“你们快来看,这里有条蚯蚓。”于是,幼儿都聚在一起看蚯蚓了,爷爷也没有办法再翻地了。原本孩子们都站着看爷爷翻地,现在一个个蹲在地里观看蚯蚓。于是,教师说你们一人拿一把小铲子,大家比比谁挖到的蚯蚓最多谁就胜利。幼儿都拿起铲子,给自己规划了一块地域,他们分分钟把这块地翻了个底朝天,嘴里都在嘀咕着为什么我这快递里的蚯蚓都逃走了吗,一条都没有发现。铛铛说:“我这里有好多蚯蚓,你们快来看看,有红色,咖啡色,身体不断的在扭动。
        原来,孩子们在寻找蚯蚓的过程中,已经把地都翻好了。这里教师借助幼儿的兴趣,无形中帮助了幼儿在积极参与劳动,也感受了到了劳动中获得了快乐。  
   
四、“收获劳动成果”——以果实为媒介,分享种植乐趣
(一)共盼成果,与其分享
        幼儿之间通过小组探究活动,融入种植实践中,都是需要相互的照顾和学习。这里我们以幼儿感兴趣的内容,生成一些种植活动的延伸,如 科学认知“四季豆采摘”活动,让幼儿了解四季豆的特征,在美术课上,我们带上了画架,出来四季豆的写生,生活体验室我们开展了“油焖四季豆”等活动。我们将这些有趣的故事,都生成了一个个二维码的故事片段。
        案例1:《摘四季豆》
        随着时间的推移,本月我们带孩子去观察了四季豆,由于前段时间去了之后,四季豆都没有长出来,因此,今天我带孩子上去看看我们的四季豆的变化。有的孩子说:“成老师四季豆都在开花了”!烁烁说:“成老师,四季豆都长出来了!”铛铛说:“这个四季豆我家也吃过。”是奶奶种的。慧慧说:“为什么四季豆有长有短。”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且边摘边说:“这是我种出来的四季豆哦”。回到生活体验室通过自己的小手来折一折,最后,成老师把四季都变成了一道美味的菜肴,吃了自己收获的果实,幼儿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和喜悦。
            这些案例在种植活动中产生,又在种植园地中进行,户外活动、生活体验和室内教学相结合,运用合作式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幼儿学在其中、乐在其中,并获得一些有益的生活经验,远比幼儿枯燥单调地学习一种知识更为重要。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即教育和生活密不可分,生活的本身就包涵了诸多教育因素,教育内容来源于生活,而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回馈生活,所以种植活动成为幼儿的教育资源,开拓了幼儿的视野,提高了幼儿综合能力,从而促进了幼儿整体素质的提高。幼儿种植活动是孩子认识自然、探索发现的窗口,在种植、观察、记录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尊重孩子的主体地位,给他们主动认识探索的机会。教师有目的地为幼儿创设具有游戏性、探究性、社会性的种植环境,利用种植资源,采用小组或个人的组织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体验来探究和发现,让幼儿因为种植而快乐。
        
参考文献:
[1]周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朱佳薇.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种植活动初探[M].华夏教师出版社,2018.
[3]张晋.《 幼儿教育叙事集萃》[M].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