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00”后大学生特点浅谈学风建设对策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罗秀媚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

        罗秀媚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佛山 5285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转向大众化,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越来越多样性。“00”后已成为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主力军,“00”后生活环境优越,思维活跃,整体素质良好,喜欢尝试新鲜事物,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够,纪律意识不强,受网络影响大。这些特点,给学风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本论文基于“00”后大学生的特点从辅导员工作角度对学风建设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0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学风建设;对策

1 “00”后大学生特点分析
        作为新世纪的一代,“00”后自2018年秋季以其独特的气质和特点进入大学校园,给大学校园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给学风建设提出了新的思考和挑战。因此,分析“00”后大学生的特点,对做好学风建设工作将起到很大的作用。
1.1 综合素质高,个性突出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00”后生活条件优越,其父母文化程度较高,更注重培养子女的综合素质,“00”后视野更宽广,学习能力相对较强,个性鲜明。另一方面为了响应国家政策,大部分“00”后都是独生子女,在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常常比较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主观感受,处事比较随性,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团队中善于表现自己,往往比较容易忽略团队合作意识。
1.2 思维活跃,但辨别力较弱
        “00”后是自带网络基因的一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00”后的思想比以往任何一代得到更大的解放,思维极其活跃,更懂得如何利用网络去学习。但是在大数据和信息平台多样化的冲击下,“00”后大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往往是新鲜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容易迷失自我,缺乏对事物的辨别力,看待事情比较片面。比如少数学生会选择在中途退学,其原因仅仅只是觉得读大学对自身的发展并没有太大帮助,认为提前出去社会也能学到知识。他们只是片面的看到了出去社会打拼获得暂时经济自由的益处,大多是金钱的诱惑,而忽略了经过大学历练后对自身全面发展的巨大作用。“00”后大学生容易沉迷网络,对网络出现的新鲜事物缺乏辨别力,比如“网红直播”“游戏”等虚拟世界,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能很好地进行自我管理与监督。加上“00”后大学生社会阅历浅,对网络平台千奇百怪的现象还不能很好地用辩证思维去看待,容易被错误的言论误导,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3 能力突出,功利意识强
        “00”后大学生比较务实、思维敏捷、眼界见识开阔,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与意识非常强。由于从小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使他们的价值取向更关注具体的事物,他们不喜欢空谈理想,目的性表现得更为直接。如在参加活动时会先考虑到对自身的好处,是否有素拓分,功利色彩更浓,而对于活动内容则不重视。同时由于成长在改革开放年代,只是通过讲授、影视、参观等学习方式来了解党的历史,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个人的发展关系不大,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
        “00”后是在特殊的发展时代出生、成长,经历着我国改革巨变带来的各方面的影响,我们更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加以引导,相信他们同样可以很好地承担起社会责任。?
         
2 “00”后大学生学风情况分析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专业性、多元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等特点,其中自主性是大学生学习的核心。但是受网络环境的影响,目前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学习自主性和动力不足,有些通宵玩游戏而导致上课迟到甚至旷课,有些虽然身在教室但是心在网络,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学生较少,晚自习时间大部分无所事事,不是玩手机,就是聊天或者睡觉。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结合“00”后大学生的特点,分析具体原因。
2.1 缺乏学习目标
        大一新生刚刚经历完寒窗苦读的三年高中,来到大学总以为脱离苦海进入天堂而忽略了学习。另外,高中阶段,有班主任、科任老师和家长监督自己学习,加上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在班级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劲头大。而且很多高中老师会灌输一个错误的观点给学生,就是高中辛苦可以考个好大学,上大学后就轻松了,所以导致很多学生在大学期间缺乏学习动力,每天得过且过,只求混个文凭。
        由于对专业的了解不深入,对以后的职业发展比较迷茫,很多学生容易缺失目标,不知道“为什么学”,特别是对于一些经过调剂专业的学生,不是自己喜欢的专业,要重新接受新的专业,有些可能就直接放弃了学业。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无用,出现厌学甚至不学情绪,自由散漫,最后学业出现挂科、重修等严重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在临考试时“突击”学习,只为及格,有些还甚至考试作弊,寻求“捷径”。
2.2 找不到适合的学习方式
        大学的学习方式跟高中有很大的区别,高中主要是强压和反复式的学习,有老师的监督,而大学的学习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大学期间的课程内容多,课室不固定,跟任课老师的接触相对较少等情况导致很多学生对上课内容不熟悉,上课跟不上老师节奏,课后有疑惑不找老师等情况,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专业学习失去信心,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少作业,没有老师的监督下,学生缺乏自学和自控能力,纪律意识薄弱,抵不住网络的诱惑,沉迷于玩手机,或无所事事,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缺乏自我监督、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2.3 学习重心发生了偏离
        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全方面素质发展,除了专业课的学习,还有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00”后的学生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只要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都想去尝试,部分学生加入社团过多,导致整日忙于社团活动和会议,影响学习和休息,有些甚至为了活动而旷课,忘记了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完成学业。参加多个社团的学生,通常利用课余时间忙于各种事物,晚上熬夜赶作业,第二天上课精神不佳,从而导致学业不精,基本功不扎实,作业质量也不高,逐渐形成恶性循环。

也有一部分“佛系”的学生,拖延成性,等到要交作业时熬通宵,等到要考试时临时抱佛脚。他们认为大学就是要多参加活动,学习并不重要,只要能顺利毕业就好,对于专业学习没有更高的要求。
        归根结底,思想上不重视学习是“00”后大学生学风急剧下滑的内在原因,只有思想上重视了,才会以学习为中心任务。所以要想改善目前大学生的学风问题,关键是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3 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浅谈学风建设几点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学风建设互相融合,目标一致,都是为了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1 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相结合
    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00”后学生的特点进行改革创新,以学生为本,不能一味照本宣科,要以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授课,充分利用云班课、慕课等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教学,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上来,而不是老师的独角戏。同时思政课教师也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
“00”后成长在21世纪互联网时代,教师要紧随时代步伐,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通过高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树立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学会用辩证的方法看待事物。
        除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外,我们要充分运用其他课堂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堂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理念,是指将各类课程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其关键是专业课堂。专任教师除了讲解专业知识,还要结合专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个人经历、优秀校友的案例以及分析本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增加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更加清晰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更明确学习目标。
        思政课堂与课堂思政相结合,让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让思政教育更加广泛化、具体化。
3.2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无可估量,特别是身边的榜样。刚踏入大学的新生,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好奇,同时也伴随着迷茫,他们不知道如何去规划大学生活,一般通过师兄师姐或者相关论坛去了解,新生对师兄师姐都会比较信赖,因为这是他们刚入学最先接触的人,也是离他们最近的人,很多东西可以感同身受。基于这个契机,在开学初期组织和指导优秀学长、优秀学生干部、党员给新生进行经验分享,包括专业学习、社团活动、个人兴趣发展等方面,让新生与学长进行面对面交流,发挥朋辈力量,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以身边人为榜样,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让榜样引领作用更具体化。
        邀请优秀校友回校开展讲座或者座谈会,从不同的角度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优秀校友的视野会更宽广,他们可以结合专业知识与职业发展、人生阅历进行分享,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目标,清晰岗位能力需求,知道“为什么学”,自身缺什么,学生才会主动去学,才有动力学,引导学生制定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3.3 学生活动是建立良好学风的媒介
        学生活动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利用学生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活动设计上结合专业特色,让学生在参加活动过程中发挥专业特长,学有所用,而不只是为了素拓分而参加活动。
        基于“00”后学生的主要驻扎地是网络世界,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辅导员可以充分利用易班平台设置不同的专题活动,如读书打卡、运动打卡等,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让学生活动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开展。
3.4 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要制度管理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干部队伍进行学风检查,如实登记学生迟到、早退、旷课等各种违纪行为,辅导员或者班主任要及时对相关学生进行教育,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也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及时进行谈心谈话,帮助其重拾学习信心;还要清楚每个学期学生的考试成绩,特别关注挂科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和疏导。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成立班级学习兴趣小组,以传帮带的形式帮助学习上比较吃力的同学,强化学生的集体观念意识,培养学生浓厚的集体荣誉感,以良好的班风促进学风建设。
        加强检查和通报制度。对于违纪的同学严惩不贷,既能及时让学生迷途知返,也能对其他同学起到警示作用。定期组织各班级干部开展学风会议,对表现好的班级进行奖励和分享经验,而差的班级也进行分享,各班可以互相借鉴经验。通过学风会议,班级干部也能进行反思,充分发挥班干部在学风建设上的模范作用。
        
4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点,只有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明确的学习目标,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才能付诸行动。大学生学风建设任重而道远,千钧唯担当。
参考文献
        [1]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2]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2019.3.
        [3]肖敏勤.基于“00后”大学生特点的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106-107.
        [4]李化杰,李庆本,孙海萱,张云姿,邱岭.思想政治教育视角下“95”后大学生学风建设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9(13):397-398.
        [5]王丹,赵求勇.高校辅导员加强学风建设工作路径的探索[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04):140-141.
        [6]玉素甫.阿布来提.辅导员和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