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语言发展与早期阅读

发表时间:2020/11/17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7月21期   作者:严舒予
[导读] 语言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

        严舒予
        陆良县小天使幼儿园 655699

        摘要:语言在我们生活当中是无处不在的。语言在儿童的一日生活当中是必不可少的,语言是孩子赖以生存和未来学习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所以儿童在语言领域的学习和在语言当中获得的发展应该得到我们每一位老师的关注,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位老师在你教学活动中是你特长的、是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
        关键词:  早期阅读  儿童语言 现状  策略
        引言:一人之言,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雄狮。足以证明语言能力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就的重要性。说到这里,老师们肯定是有自己的实践经验的,回忆一下,我们班上有哪些孩子语言发展的特别棒,不仅会说,还会描述。平时班级里能说会道的那个孩子肯定比不爱说的那个更受欢迎。那培养孩子良好的语言能力,几乎是我们每个老师,每个家长的愿望。
一、儿童语言发展特点
        要了解孩子的语言发展,首先我们要了解语言的构成。我们的语言分为:语音、语义、语法、语用等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说、读、写。儿童语言的发展主要来自于外界丰富的刺激,同时又与内部大脑结构相关。研究表明:儿童与生俱来的大脑,就具备了大量接收语言刺激的神经链接。所以把一个新生儿放在中国、有中文环境的刺激他就会说中文,如果放在美国接受美语环境的刺激、他就会讲流利的英语。那儿童越小学习语言就越厉害,就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已经准备好了。
二、 儿童语言发展现状
        0到6岁这个阶段里,孩子从视觉卡到玩具书再到图画书也是要一步一步的度过,孩子才能慢慢的进入的图画的世界、也就是阅读的世界。
第二节、儿童语言发展指引方向
3——6岁,也就是我们现在正在面对的这些孩子们,就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那如何在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让他们语言发展的更好呢?
(一)、少接触电子产品,多与人交流。
        因为在孩子的语言发展过程中,它要经过输入、内化、输出这三个过程不断的进行重复练习。也就是说语言功能要发展,一定要运用当中才能得到发展。仅仅听到别人说话,只是接触语言,而不是参与交流,则不能直接促进孩子语言发展。我把幼儿语言发展与早期阅读好比是一对热恋中的小情侣,又或是相濡以沫六七十年白发苍苍的一对老伴关系。他们像前者一样如胶似漆,又像后者一样相互扶持,是不可分割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足够开放,我们能接收到的幼儿教育信息越来越多。又或许在真正有着教育情怀的教育家们的引领下,我们的学前教育理念也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
幼儿老师们对儿童的认知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每次工作中谈到最多的就是“儿童本位”,要尊重儿童、了解儿童。因为每个课程的发展,如果不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不了解发展需求,那我们就是缺失了儿童本位的。老师们,那这样的教育还有意义吗?所以在谈到早期阅读之前,我一定要先带大家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特点,我们再来聊一聊,支持儿童早期阅读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3到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指出;儿童语言学习包括倾听与表达,阅读与书写准备,也就是我之前提到的听说读写的过程。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阶段有足够的阅读经验,这些经验将会深深地影响到今后,他对文字或是对书的态度,所以我时常在想,阅读就好比一场马拉松,我们的孩子就是参加马拉松的运动员。

这个运动员若要表现的好,暖身运动很重要,有时甚至暖身时间比练习的时间还要长,这无非是因为要让全身都预备起来,练习的效果才会好,也比较不会有运动伤害。而早期阅读就是一个人阅读人生中的暖身运动。要先拥有阅读能力,才能进入阅读,借着阅读去学习更多其他的东西,如果没有足够的暖身运动,提前阅读将造成孩子终身的伤害,而最重要的暖身动作就是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三、教师对早期阅读的认识存在误区
早期阅读的目标是什么?
        在3——6岁这个阶段里,孩子从视觉卡到玩具书,再到图画书也是要一步一步的过来,孩子才能慢慢的进入到图画的世界、阅读的世界。所以你看在孩子前六岁的阅读里面他是有很多阶段要去跨越的,那么3到6岁,书面语言发展这个阶段,这个时候孩子进入的是图画书的学习,到了大班孩子的书,页面、图画会相对复杂,图画和文字都会比中小班的复杂一些,但是你会知道,从三岁开始,孩子读的图画书其实是先从无字书开始的,书上只有图画,没有文字,先从图画的阅读开始,慢慢进入,然后慢慢的书上会出现简单的句子,慢慢的句子会越来越长,句式会越来越难,会有一些复杂的词汇出现,那么最后才能成我们大班下学期呈现的这么复杂的书,这就是大家一定要了解每一个阶段的特点,我们不能想当然的用我们成年人的角度去定义孩子的阅读,想当然的,我认为你通过书本应该学到什么,我认为你应该去看什么,我们应该去看孩子,他学的是什么?
那么孩子他慢慢的会长大是吧?我们希望我们每一个孩子在他成人、成年期之后,到了十八岁之后,我们希望我们的孩子、每个人都是拥有一个独立的人格,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公民,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希望每个成人都有申辩式思维的形成,面对事物他有独立的思考,独立的判断。在成人期呢,每个人都应该有多样的阅读,开放式的阅读,面对这个整个开放的世界,成人期呢自主阅读、合作阅读、开放式的讨论,对吧?这是我们希望在我们孩子长大之后成为的最理想的阅读的样子。可是这个最理想的样子不是一步能够达成的,他会经过一个一个缓慢的阶段,慢慢才能形成的。
        一个孩子要达到成人期的阅读理想状态,那么它的中小学应该有大量的阅读、广泛的摄入,那么学前期更应该关注的不是那些量化的知识,不是量化的质量,而应该是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话,一层层的基础才能打好,那么孩子的人生阶梯才能走得更稳固,这就是我们儿童早期阅读应该有的目标和定位。
四、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孩子阅读的三大目标
(一)、阅读兴趣
拿到书,老师们一定不要着急让孩子们先去读懂什么?很多时候孩子看书是没有任何目的的,他甚至是非常盲目的去看书,尽管当时看的很专注,可有时候看完之后说不出来自己刚刚在书中看到了什么,但是就是因为这个过程,才能让孩子建立起了学习和看书的兴趣。
(二)、阅读习惯
兴趣很重要,有了兴趣才会有习惯,其次就是养成好的习惯,养成在固定的时段去看书,养成自己能够去选择图书,养成在看书的过程当中,能够安静的保持情绪稳定的去翻看他所喜爱的图书。自主的选择图书,翻看图书,而且每次看完之后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甚至会跟成人去分享,这就是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也叫做阅读方法,孩子看书当然需要有方法,比如说观察的方法,推理的方法,猜想的方法,把自己生活经验都调动起来,跟书中的人物进行互动,甚至大胆的去闯边去,想象那么在看书的过程当中有戏的翻看图书,整理图书,并且在看书的过程当中,能够跟小朋友去分享能够有序的去表达自己,这些都是在阅读的过程当中逐渐建立的所以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支撑他看得更加的认真,看得更加的持久,看的更加专注。




参考文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学前期儿童语言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