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刚
株洲市芦淞区淞南中学412000
摘 要: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和希望。如果教育出了问题,那么整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发展就会出问题。而作为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教学能力以外,还要有很高的师德。本文将着重介绍如何建设教师自身师德,并给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教师;师德;建设;建议
前 言:德,是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而师,承担着传道、授业和解惑的责任。这样看来,师德就是“为师者应该遵守的基本准则”。二者之间的关系在于,有德者不一定为师,但是为师者必定要有德。在当前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迎来全面转变和挑战的时期,二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教师殴打或侵害学生,学生不尊重甚至殴打,杀害教师的可怕实例也已不是新闻。而部分家长对于教师态度的转变也时刻考验着教师的个人素质。因此,加强教师师德建设迫在眉睫,必须引起注意。
一、教师师德建设的部分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师德师风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承受着来自市场经济的冲击与改变。但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市场经济对于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部分教师为了达到所谓的教学业绩,不择手段地进行教学管理,对自身和学生造成了较坏的影响。但是,市场经济的竞争性又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教师们去为了教授出更好的学生而努力,故对于市场经济对师德师风的冲击不应该“一棍子打死”,应该辩证看待。接着,在坚持辩证看待教师师德建设问题的前提下来深入理解为什么当前的师德师风建设会出现问题。当代教师不可避免地出现年轻化趋势,但是也仍然有很多思想较为传统的中年教师在教育岗位上工作,加之现在更高级别的教育管理者还没有逐渐趋于年轻化,这就导致两代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有一定的割裂。部分中年教师过于习惯待在所谓的“舒适区”,他们相对于年轻教师来说少了一份进取心,没有对未来的挑战形成一种意识。还有一点是,部分教师在理论学习方面未能形成习惯,在部分偏远地区的学校中,教师对于教育理论和党的教育政策的学习氛围不大浓郁。部分教师对于我国政治内容缺少敏感度和责任意识,对于国家有关的教育政策的变动也没有深刻的认识,这是极为严重的问题。最后,部分教师缺乏对待教学的严肃态度,缺乏对于学生的耐心,尤其是部分即将步入晚年的教师,他们更容易产生“就这样熬到退休”的想法。以上这三种类型的问题是个人认为的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师德建设的问题[1]。
二、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在教育市场化的大背景下,家长们在进行学校的选择时,师资力量经常被放在第一位。各地的很多重点公立或私立高中之所以能够拥有吸引力,就是因为其师资力量极其强大。而师资力量的强大则来源于学校教师们对发展优质师风和建设高尚师德的不懈追求与努力。正是因为有如此的愿意坚持师风师德的教师的集中存在,才能够推动这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和校园良好学习氛围的发展。故有效构建一批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并且时刻保证其处于不断发展壮大的状态当中是极为重要的。而要想保证教职工——尤其是教师能够不断发展,长时间的有关良好师风师德的培育工作是必须的。为此,学校管理者要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水平为目标,除了加强教师在课堂上授课的能力以外,更要着重将思想培育放在重要地位。这里的思想培育包括了有关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育精神、人文思索乃至更加高尚的品德觉悟的不断塑造。只有管理者能够时刻意识到师德师风在学校总体水平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才能够将师德师风的培育工作做好。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师德师风的构建的关键还在于要从制度入手,加强对本校的教师管理制度的修正和进步,同时,要多多让教师对现行的教师行为规范进行学习和认识,要对教师的职业标准和责任进行不断明确,以保证教师们能够在道德意识上时刻保持清醒。除此之外,学校内部还要确立有关教师资格的评价制度。这种评价制度是一种竞争机制,其能够更好地推动教师之间的彼此发展。此外,如果在进行本校的师风师德的建设中出现了“走弯路”的现象,一定要及时集中起来进行研究,群策群力,做到团结一心,共同进退,千万要注意和防止本校教师队伍中出现“窝里横”的不团结情况。而对于新进入本校的教师来说,也要加强相应的考核机制[2]。对于新上任的教师或者是教导主任,可以采用互相监督制度。即在监督方面打破上下级界限,无论是管理者还是被管理者,新任教师还是老教师,一旦出现了违规行为,都可以被其同事、上级甚至是下属进行举报,而被举报者则要开展自我批评,并书写相应报告来阐明自身问题所在同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样通过自身不断加强学习和彼此之间的监督,逐渐提升师德师风水平。
结语:师德师风是教师的行为准则,是教师作为一个知识传授者和问题解答者所必须要拥有的基本素养。尤其是在当今教师群体年龄跨度越发增加的今天,强调师德师风的建设更加重要。当前社会对于很多有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不正当事件感到惊诧和愤怒,这更说明了我们需要师德师风建设发展的大力回归、毕竟,一个教师只有搞好自身的“德”,才有教书育人的资格。
参考文献:
[1]韩晓丽.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师德素养[C]// 2018,67(56):23-24.
[2]陈华. 新时代师德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华少年, 2019,67(2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