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威 范海东 丁智俊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222000
摘要:航模制作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是非常有趣的,都能锻炼学生的能力,它不但可以扩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动手动脑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自主探究和应变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航模,低年级,创新,研究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全面到来的时代, 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素质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上。当前, 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 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就是全面培养创造型人才。因此, 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开发其创新意识, 放到教育、教学的突出位置。这既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个21世纪的新时代中,我们国家更加注重对儿童的培养,大力发展科教兴国战略。因此科技航模项目也在这种背景下慢慢的变得活跃起来。
科技航模,顾名思义是按照航空器外形制作的一种模型飞机,隶属于航空航天模型,是供运动用的一种不载人的飞行器。航模科技活动是科技体育范畴中的重要项目,集实践性、趣味性和系统性于一身,也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体育活动,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航模科技活动可以启蒙科技思维,可以真正锻炼孩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孩子的思维敏捷和手脑协调等综合能力。航模飞机一般与载人的飞机一样,主要由机翼、尾翼、机身、起落架、发动机和控制系统六部分组成。科技航模是最有发展前途的科学技术领域,它的发展需要大批热爱航天事业的人才,积极投身并努力服务于其中。我们这次项目是为了可以让小朋友们培养这方面的兴趣爱好,开放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国家从小就培养科技人才。
学习制作航模对低年级小朋友的帮助有哪些呢?首先就是启发性:让孩子们在科学实践中领悟感受各种现象和知识的关联,启发对各种科学知识的思考。其次就是创造性:推动孩子思考的能力和充分发挥想象力,帮助孩子树立创造性的思维,并且想办法验证它。最后就是应变力和解决力:帮助孩子像一个真正的飞行员一样在掌握航模飞机飞行的实践中应对各种随时可能发生的意外、困难,培养判断处理紧急问题的冷静大脑和处事不惊的从容气度。
目前,国内外的科技航模的研究程度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日本有上百万的航模爱好者,每个周末聚集在高速公路桥墩下飞航模。有一本全球发行的专业航模月刊,每期300多页,其中文章只有100多页,模型厂商广告有200多页,每张彩页广告费高达一万美元。美国AMA航模协会有16-20万会员,会员一年交上53美元会费可以免费获得一年杂志及一份航模保险。美国有十几家航模杂志,家家经营状况良好,航模飞行教练每小时收入60美元。而我们中国航模爱好者有2-6万人,2万是真正玩航模的发烧友,另外4万人停留于喜爱航模,阅读此方面文章上。。学校对于航模主要在于书面上的理论知识,很少亲自实践。导致许多低年级小朋友们都没有全方面的深彻了解航模科学知识。而我们这个项目正好可以来帮助这些小朋友们来了解一下科技航模的奥秘。航模科技活动是科技体育范畴中的重要项目,集实践性、趣味性和系统性于一身,也是一项科技含量较高的体育活动,对于孩子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和积极的作用。
当今许多孩子都沉迷于网络,由于他们思想单纯,是非分辨能力差,自制能力薄弱使学习下降便成为家长成为一块心病。游戏的过度沉迷,不良网站的浏览严重影响到了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成长。网络已渗透于生活的各个角落,不可能让孩子不接触网络,与其阻拦不如正确引导,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培养他们对某种活动的兴趣,防止陷入“非上网不可”的泥潭。
在这前提下,我们准备来借助制作航模纸飞机来帮助低年级小朋友开发他们的大脑,有更好的前途背景,其次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然后能自修探索,做出更有价值的航模。这是我们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模型飞机的主要结构,作用:
模型飞机一般有四大大部分组成:
1.机身——把模型飞机各部分联结成一个整体
2.机翼——主要是产生升力,并保持整体横侧的平衡
3.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主要用来保持模型的平衡,安定或者稳定
4.起落架——供起飞,降落用
考虑到小朋友的年纪比较小,知识水平有限,我们决定制作最简单的纸飞机模型,从而最大限度的来提高他们的动手与动脑能力。
因此我们决定把制作航模飞机模型分为以下部分:
一·机翼的制作
按图纸的尺寸将机翼上反角线,机翼折叠线,翼尖后掠前掠线画好;画好后用美工刀把翼尖三角形的后掠前掠刻好;两边上的反角处沿前缘至机翼折叠线用刀刻开;后缘至机翼折叠线处用刀背刻一折痕;机翼折叠线也用刀背刻一折痕。将机翼两边的上反角向上折起,高度约45毫米,用裁下的边料剪两个三角形,贴在一张即时贴上,再镶嵌于所示的缺口上。在机翼折叠线后贴上一些双面胶,把桐木条粘在上面,以加强机翼的强度。
二.尾翼的制作:
按图纸尺寸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外形画好并用刀刻出来即可。
三.机身和翼台的制作:
去打印一份图纸,按照图纸所示,把翼台加工成形,用双面胶粘在桐木条上,再用比较结实的橡胶圈固定在机身木杆上。把钢丝尾钩钉入机身,用棉线捆扎一下,再点上一点502胶水固定住。
四.组装:
在机翼翼台上贴上双面胶,把机翼粘在上面,注意机翼两边要相等,也不能粘歪;同时把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也粘在机身尾部,检查一下水平尾翼要平衡,垂直尾翼要垂直,不能粘斜。把塑料螺旋桨的机头套套入机身杆头部,把橡胶圈挂在桨轴和尾钩上就可以了。
其实这个制作过程主要的目的就是在自主组装,合作操作等实践过程中使小朋友们进一步了解航模飞机模型的构成,掌握一下飞机飞行的原理,在合作探索中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小朋友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这种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下面就是试飞与调整,我们要对小朋友制作的纸飞机模型进行目测检查,检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
1.从飞机前方看(正式方向)
2.机翼左右上反角与水平尾翼的夹角是否相等;垂直尾翼与水平尾翼是否垂直。
3.从飞机上方看(俯视方向)
4.机翼,垂直尾翼,水平尾翼有无偏斜;机身是否左右弯曲。
5.机身是否上下弯曲。
如果以上检查有明显偏差,应予校正。如果全部正常,就可以进行试飞工作。
最后我们就可以让小朋友带着他们制作的飞机模型进行有效的模拟比赛了
1.选好时间,航模比赛一般安排在上午,上午的风力,方向,风速等因素跟下午的有比较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一般会安排小朋友们下午制作,调试飞机模型和试飞工作,上午安排时间进行放飞实践。
2.选好地点,由于比赛大多在室外的操场,而且我们也会要求小朋友一定不能在室内放飞飞机模型,第一容易造成器材损伤;第二会让小朋友养成随意就放飞的不好习惯,第三对小朋友的安全也不好。
然后就进行判决,在有视野的情况下记录谁在空中停留的时间越长,谁的成绩就越高。以次为根据统计出小朋友们制作的飞机模型比赛成绩。
最后给成绩突出的小朋友给予一定的奖励。
基础教育必须实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造能力。历史学科创造教 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知识与创造性思维是不可分割的, 任何知识既是过去创造性思维的结晶, 又是未来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与出发点。因此, 发展创造性思维是受原有知识质与量的制约的, 知识越丰富, 便越有利于思维的 开拓。笔者认为, 要在创造教育中纵横驰骋, 游刃有余, 则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能力的培养越来越突出地摆在教育教学的首位。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所谓创造性思维, 表现为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能广泛、深入地进行思考, 发现或解决自己或别人所未发现或解决的问题的能力; 还表现为以一定的知识、经验、技能为基础, 通过一定的观察、联想、类比、归纳, 对所研究的问题提出猜想, 不是以每前进一步都有充足理由, 而是突然认识的, 是“顿悟”, 是认识的飞跃, 可在一刹那间内完成、缩减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应解放思想, 积极树立创造思维的观念, 多渠道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1. 激发认识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 他就会主动地、 积极地、执着地去探索。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把学生当成认识的主人, 充分发挥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认识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那种 强烈的探索欲望, 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而教师自身的兴趣也将丰富, 思维会更加灵 活、多变, 这就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2. 开拓知识领域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先导, 有了兴趣不等于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双基”教学和训练的同时, 开拓学生知识领域, 使学生有广博的知识, 去发现各种知识间的联系, 从中受到启示, 触发联想。开拓知识面, 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表现途径。
3. 鼓励探索求异广博的知识是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知识转化为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它需要多种思维形式的综合运用。而求异思维 则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形式。任何发现和发明, 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 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 的基础上, 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鼓励学生探 索求异, 还常常与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交叉、重叠, 统一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
通过这次对小朋友的航模教学和辅导,我和我的成员深深体会到小朋友们对这一兴趣活动的喜爱。航模飞机模型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还是一项科技活动和劳技活动。通过这次活动,小朋友们了解了许多材料的基本性能,掌握了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完成成品的工艺过程,以及飞机的调试、试飞、维修等,通过亲身实践,小朋友们更多的了解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培养了小朋友爱劳动、爱科学,既能动手又能动脑和克服困难勇于进取的品质。航模活动给了小朋友们一个充分展示才能和想象力的舞台,为小朋友提供了一个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好机会。并且逐步形成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索,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指导老师:赵建清,孙安若)
参考文献:
1:刘新宇;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科学分析[J];历史教学;2000年11期
2:孙明钢;浅谈创造性思维及培养途径[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贾春奎,袁照成;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刍议[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020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名称:航模教学对低年级儿童的操作和创新能力影响研究--借助手动制作飞机模型为例,项目编号:202011585006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