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桂梅
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讷河市二克浅镇中心学校 161348
【摘要】随着教育面对的时代背景的变化,初中数学在中学生各科目学习中的地位愈发突出,其对于学生理科综合及高中数学学习有很大影响,在初中教学环节之中,老师要抓紧建设高效课堂,牢牢把握课堂教学这一关键,让学生学有所得,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成为每位教师探究的重点内容,教师从改变传统课堂入手,减轻学生的数学学习压力,在轻松氛围下自由、快乐地学习知识。在有些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讲台上谈天说地,学生却在下面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缺乏数学兴趣,无法投入到数学探究中。想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必须以高效课堂为目标,采取有效策略吸引学生注意,增强学生数学学习效率。
一、初中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师生缺乏有效沟通
虽然现代教育体系提倡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若想实现高效率的思维引领,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保有绝对的权威性,这显然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背道而驰。因此,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生关系可能会走向两种极端:一种是学生对于教师过分依赖,不习惯于自主思考问题。一种是学生对教师过分畏惧,师生之间压抑的关系致使学生不能及时提出心中的疑惑,导致学生丧失补全知识漏洞的良好机会,终究会制约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教学形式单一
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数学学科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辩证性以及应用性。但客观来说,在现阶段初中课堂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会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基础知识点教学中,而在新旧教学理念的较量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屡占上风,课堂教学缺乏新鲜血液。在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参与到学科探讨中,其主观能动性受到制约,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也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过分注重测试分数
把分数作为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这一现象仍旧普遍存在,久而久之,不论教师还是学生,都会把课堂的侧重点放在学习成绩的提升上,甚至会采用一些不科学、不合理的方法开展课堂教学,学生可能会采用文科死记硬背的方法记忆数学公式甚至习题,而不注重锻炼逻辑思维,舍本逐末。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以学生为主体
众所周知,仅仅凭借课堂上的老师热心教学并不能让学生具备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意识,老师要不断创新课堂模式如互动教学,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热情和渴望。
新课改要求,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讲授中心对称有关内容时,老师以“什么是对称图形”引起学生思考并踊跃发言,老师在引导之下给出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之后让同学举一些身边随处可见的中心对称图形,或者是动手创作,发现随手的中心对称图形展示给全班同学,其他学生也要及时评判是否符合中心对称图形的要求,夯实数学基础和思维模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场景模拟,趣味情境激发其参与积极性,营造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在活动过程中积累对理论知识的应用经验,培养其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简单的课堂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体会到成功应用知识解决难题的快乐。
(二)合理划分重难点内容
部分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认为初中数学学科复杂抽象,这种现象在所难免。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根据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划分重难点教学内容,进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具体来说,重难点内容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可能会存在学习困难的内容,明确了划分这些内容,教师就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高效率的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明细学习侧重点,强化教学效果。
(三)锻炼学生发散性思维
发散性思维不仅对学生掌握数学思想,领悟数学知识有重要促进作用,更对整个自然学科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体系虽然很庞大,但是知识层次涉及较浅,因此初中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最佳时机。所以,教师要在这一阶段重点培养学生以不变应万变的发散思维。具体来说,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思维严谨性,鼓励学生按照严谨的逻辑顺序思考问题,保证清晰的解题思路。其次,教师要锻炼学生的思维深刻性,杜绝采用题海战术,而尝试使用举一反三的习题讲解方法,鼓励学生深入挖掘习题信息。最后,教师不能忽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应适当引入一题多解理念,避免学生在长期练习中丧失思维活性,产生惰性。唯有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会真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自然水到渠成。
(四)合作探究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改变独立学习的状态,与组员合作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能有效提高学生数学认知,促进初中数学资源的共享。利用小组合作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学习难题展开探究实践,从而激发起学生数学探究和合作学习的兴趣,形成高效、有序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
(五)培养数学兴趣,保证课堂质量
课堂是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活动的主要阵地,为了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教师需要先构建趣味课堂激发学生兴趣,才能积极学习数学知识。情境教学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教学方式,创设问题情境能启发数学思维,激发起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总结: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以构建高效课堂为目标,改变应试教育教学模式,利用问题情境培养学生数学兴趣,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数学内容,组织合作探究增强教学效率,在师生互动中启发学生思维,营造快乐的数学学习氛围,在多元的趣味的活动中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娜·祖哈乃.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31.
[2]朱秋民.探究初中数学高效教学课堂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9):297.
[3]刘忠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探究[N].贵州民族报,2020-08-25(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