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超
四川现代职业学院
摘要:高等院校的核心工作是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围绕教师、学生、管理人员为主体开展的工作。学习成绩是学生在校期间教师教学情况和学习状况真实有效的直观表现,是高校教学效果的间接表现,也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思考如何提高成绩管理工作效率,做好成绩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思想认同、规范流程、动态监控三个方面着手,探讨教务管理人员如何做好教务管理工作,提出了规范成绩管理、提高成绩管理效率的一些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专科生;教务管理;成绩管理
引言
考试是高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授课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成绩是学生学习效果的量化指标,是学生实际知识掌握程度的重要体现。学生考试成绩分析可以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全方位测评,对学生成绩的提升和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提升考试质量、完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成绩分析的重要作用
1.1有助于了解高校教学水平,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有效的成绩分析有助于高校管理人员掌握学校教学开展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是检验教学是否达到目标的手段。高校管理人员可通过成绩分析报告评价专业或者班级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在之后的教学决策中加以改正;高校管理人员也可通过成绩分析监控教学质量,健全考试质量评估体系,促进考试模式的改革,为教学决策提供依据。
1.2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
有效的成绩分析结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成绩,了解学生在平时的听课中存在的不足及知识的薄弱点,反思自身的授课方法是否不当或者学生的学习方法及态度是否存在问题,从而帮助学生改进。
1.3有助于教师反思教学
教师在进行成绩分析的同时,也是对自身教学过程的全面分析。教师根据分析中反馈的情况,有针对性地为优秀学生和差生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侧重讲授学生的薄弱知识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4有助于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
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平时成绩分析结果了解自身学习情况,发现偏差,调整学习方法,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学习成绩。辅导员也可通过教师提供的平时成绩分析,了解班级或者专业的学风情况,及时进行思想教育,端正班级或者专业风气,提升整体学习水平。
2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工作量逐渐增加,工作难度逐渐提升,工作压力不断增强
成绩管理工作需要踏实的工作态度,细致的工作作风。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在校生人数比例不断提高,成绩管理工作越来越繁重。紧随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学院各专业之间会有所调整,有增有减,学生选课的类型和门数也在不断更新,使得成绩管理工作的环节也随之增多。响应社会号召,学生当兵入伍、创业休学的情况越来越多,使得成绩管理工作处理的信息量增大。在录入成绩时,总有个别任课教师存在整个班级或者个别学生录错的现象,需要成绩管理人员单独进行维护,增加了工作的难度。学生的转专业及每学期大量的休学、复学等学籍异动导致许多无效成绩的出现,成绩管理人员要对此类学生成绩进行逐一维护。教学模式、教学制度的改革加大了课程设置的不稳定性,同样一门课,在不同的年级会出现不同的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和课程代码,在对学生进行成绩维护时,无形中增加了工作难度。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提升,成绩管理工作的压力不断增强。
成绩管理人员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及时、准确的维护,成绩管理的各个环节都不能耽误和出错。针对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需要成绩管理人员单独对成绩进行维护。只要有成绩修改,就会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出现失误,就会让学生对此项工作的规范性和公正性产生质疑。
2.2服务意识薄弱
成绩管理从以往的批量式简单操作模式逐渐过渡成为更大的师生提供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个性化服务。工作要求和服务要求在不断改变,更加提倡服务意识。作为教务管理人员要把加强服务意识贯穿到思想认识上,要把加强服务意识落实到行为上,要把提高服务意识贯穿到平常的工作中。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的一些同志服务意识还不强,还有急躁情绪。所以,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事情做起,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地顺利开展,我们的工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3加强高校成绩分析管理的策略
3.1出台成绩分析相关制度文件,加强监管力度
高校应建立相应的成绩分析制度,包括信息反馈制度、监管制度和基本的规范要求,从而规范成绩分析的维度,明确教师的分析义务和管理人员的监管义务,保证成绩分析结果真实、有效,保证学生、教师、管理人员信息沟通流畅,避免因无制度约束导致成绩分析流于形式。高校成绩分析制度应明确成绩分析的具体要求:第一,成绩分析既要对学生的平时成绩进行分析,也要对期末卷面成绩进行分析;第二,成绩分析的方法应该是几种方法相结合,不能采用单一的定性方法或者定量方法;第三,成绩分析应该点和面相结合,既要分析具体某一共性问题的原因,还应对整个教学班或者专业的成绩情况进行分析;第四,成绩分析制度还应明确教师的义务及惩罚方案,引起教师的重视;第五,明确相应的激励措施,对表现优秀的教师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引导教师重视成绩分析,提高教师的主动性,不断改进分析方法,提高分析质量。
3.2关注管理人员提升
目前专科院校教务管理人员提升途径有限,导致其工作积极性不高,部分教务管理人员因缺乏激励,对待工作的态度比较被动。学校应该拓宽管理人员提升途径,从内在激励出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采取职称评定、岗位晋等、工资晋级、奖励等办法,激发教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如此,才能使大家主动学习相关文件,提升自我,积极思考,才能更好地为学校教学服务。
3.3增强管理人员归属感
部分专科院校会出现管理人员频繁变动的情况,这样就会造成管理工作断层、衔接不力现象,出现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成绩管理如果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处理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人员的变动,很有可能会出现考试档案不全或者缺失的现象。为了保证管理队伍的稳定性,应该增加人员的归属感。首先,学校的领导层应该为学校发展的前景有一个规划和定位,并带领员工共同奋斗和努力,在平时的重大决策中,做到公平公正,给员工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其次,系部或者各个部门应该从小处着手,关心员工的成长,关心员工的家庭和生活,定期组织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有助于增加管理人员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结语
成绩管理对于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完善和学生学业成绩的进步都有重要意义。从宏观角度来看,管理者容易忽视成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高校应增强对于成绩管理工作认识,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措施予以解决,提升高校的整体教学与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潘援,庞文云.高校成绩管理工作特点及问题分析与措施——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J].医学教育管理,2017.3(S1)1-3.
[2]黄金莲,龙飞.高校成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06)61-62.
[3]夏菁.高校成绩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以福建中医药大学为例[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3).